40年卤香、地炉脆鸭……好吃得没话说!
2025/11/18
要问长芦哪家鸭子最好吃,答案多半只有两种:一是名声在外的长芦板鸭,二是那句充满自豪的——“我家楼下的最好吃。”
一句“下楼斩只鸭子”,是许多长芦人家今日加菜的默契。不必大费周章,也无须提前准备,就在楼下那间熟悉的小店,选一只油亮酥香的烤鸭或卤鹅,便能轻松点亮一桌饭菜。这份日常的丰盛,是长芦人最熟悉的生活滋味。
林家老鹅烤鸭
40年传承,每一口都是儿时记忆
润玉路上有一家在龙袍家喻户晓的“林家老鹅烤鸭”,已走过40个年头。林老板的童年,是跟着家人一起卤鹅烤鸭、看父亲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的时光。父亲年迈后,他接手生意和手艺,让老味道延续至今。传统的烤制方法、经年不变的配方、始终如一的品质追求,让这家店的烤鸭稳稳占据着长辈们的卤菜采买清单,每一口,都是熟悉的儿时记忆。
“老板,你家龙袍那边的鸭子卖光了,特意跑这边来买,那边是量少吗?”一位年轻的妈妈站在窗口前疑惑道,“四分之一,前脯,多来点卤,我烧冬瓜。”
龙袍是林家老鹅烤鸭的发源地,从父亲手中接力后,林老板与妻子共同经营。7年前,老店交由爱人打理,他独自来长芦街道润玉路开了分店。店面虽不起眼,但老鹅、盐水鸭与烤鸭加起来,一天能卖出七八十只。上午8点开门,顾客便络绎不绝,不时排起队伍,老板手上的刀几乎不曾停歇。中午12点后,客人渐少,他才赶回去准备下午的烤制。
“新鲜、煮得透、口感好,老人孩子都爱吃。”老顾客的评价,正是这家店40年长盛不衰的秘诀。
吴哥老鹅
32年卤香,慢炖出的岁月滋味
“四分之一,后脯,再来一份四件,过会儿来拿。”
在润玉路上的一间不起眼的小店里,吴哥与顾客的默契与信任,都藏在这寥寥数语中。
手起刀落,一指宽、泛着油光的鹅肉已被匀称地码入了打包盒。
吴哥从16岁便跟随父亲做卤鹅,如今已经有32年。漫长岁月里,他对如何制作一口皮滑肉嫩、卤香浓郁的鹅肉了然于心。在他看来,时代虽变,但对品质的坚持始终如一,传统工序更是一道也不能省。
正因这份执着,30多年来,吴哥从不懈怠——凌晨2点多起床,将宰杀处理好的鹅与四件预处理,再将葱、姜、八角等基础香料放入老卤中,小火慢炖1~1.5小时。关火后继续浸泡1~3小时,使卤汁充分渗透。早晨7点前,他已将香喷喷的卤鹅带到店里,开门迎客。
“老样子。”“老伴就爱你家的鹅,香!”……顾客带走的是一份赞誉,吴哥收获的是一份动力。
十一点半,十几只卤鹅已大半走进了各家餐桌。吴哥的老鹅,在润玉路的时光里,进了多少户人家,滋养了多少人的味蕾,谁又数得清呢?
周氏烤鸭
9年地炉烤,网红界的经典味
润玉路上还有一家人气爆棚店——“周氏烤鸭”。老板姓胡,店铺却挂着“周氏烤鸭”的招牌——原来他是大厂周宏星的亲传弟子,传承的正是周氏烤鸭的独门技艺。
这家店在润玉路扎根9年,虽曾搬过3次家,却始终牢牢抓住了老食客的胃,成了润玉路上名副其实的网红店。其美味秘诀,藏在“地炉烤制”的传统工艺里。每天凌晨4点多,老板便开始将清洗干净、在风干房里完全干透的鸭坯,用小火慢烘锁鲜,最后再用400℃高温烤制上色……一套工序下来,清晨的空气里早已飘满烤鸭香气,勾得街坊邻居心痒痒。
通常不到中午,早上烤好的鸭子就已售出大半。为了让食客随时能吃到热乎的,老板中午会赶回去再烤一炉,下午近4点准时开门,迎接又一拨食客。
尝过的人都知道,周氏烤鸭的颜值和口感一样能打:外皮如蜜糖般油亮,泛着诱人的焦糖色,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雪白油脂,纹理清晰得像年轮;最灵魂的是那独家卤汁——咸中带一丝清甜,浓郁醇厚,与鸭肉的鲜嫩完美融合。
夹一块外皮酥脆的鸭肉,轻蘸卤汁,一口咬下,“嘎吱”脆响中满是鲜香;若再淋上一勺辣油,辣味与鸭肉的嫩、卤汁的浓相互交融,满足感瞬间满格!
本报观察员 杨彩红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