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11月18日
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金牛湖街道: 产业“跑起来”,绘就“强街富民”新画卷

2025/11/18

近年来,六合区金牛湖街道紧盯“产业强区、富民强村”发展主线,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抓手,积极探索村企联营、村村合作、政村结对等抱团发展模式,推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个个特色产业拔节生长,为“强街富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市场导向

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

在金牛湖街道,一场源于乡土、面向市场的农业变革正悄然发生。传统农业与现代经营理念在此碰撞融合,焕发出蓬勃生机。

位于街道西北部的和仁村就是这一变革的生动缩影。建成8000亩高标准农田、盘活600亩坑塘水面引入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培育特色家庭农场……该村成功构建起“农业+新能源+文旅”的多元产业体系。

这套产业“组合拳”显著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活力与动能。2024年,村集体发放水稻、小麦种植补贴226万元,惠及137户农户;投资400余万元整治泵站渠道、新建泵站,为现代农业发展筑牢根基。

产业的活力,最终在市场端得到回报。今年夏季,玄武湖的荷花销售摊位前游人如织,其中一个摊位上来自和仁村奇真家庭农场的荷花备受追捧。

“每天下午3点多出摊,凭借玄武湖的人气,1000多朵荷花几个小时就售罄。”农场负责人张立国算起了收益账,“仅此一项,日销售额就超过2000元。”他介绍,荷花花期可持续约100天,亩产荷花万余朵,综合测算,一个荷花季的亩均纯收益不低于1万元。

从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化生产,到家庭农场的特色化经营,再到新能源的绿色赋能,金牛湖街道的田野上,一幅产业兴旺、强村富民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特色养殖

蛋鸽产业飞出“金翅膀”

一排排整齐的笼舍中,上万只种鸽咕咕低鸣,一枚枚饱满的鸽蛋被分拣后送去孵化。这是金牛湖街道马头山村蛋鸽养殖基地的日常场景。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正凭借小小的鸽蛋,撬动起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今年年初,马头山村蛋鸽养殖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圆满竣工,山脚下的蛋鸽养殖基地里,7栋现代化标准化鸽舍拔地而起,目前3.22万对活力满满的种鸽入驻全新“家园”。该项目通过公开招租,由专业公司运营,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

更可喜的是,产业红利直接惠及村民。目前基地已吸纳25名本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约6万元,实现了“家门口”的稳定就业。“过去在外打工,孩子和老人无人照顾,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日子过得踏实又安心。”在基地务工的村民王大姐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二期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预计今年12月建成投产。届时将新增8栋标准化鸽舍,蛋鸽存栏量可达3.5万对,每年可为村集体再增收入60万元,并提供15个新就业岗位。

产业兴旺的关键在持续“造血”。不久前,一场别开生面的返乡青年创业推进会在马头山村举行。“建设环节补贴最高达总投资的80%”“新增蛋鸽养殖最高补贴3万元”……志愿者们现场详解扶持政策,展示产业前景。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和成熟的市场模式,让在场青年直呼“有奔头”,现场收集创业意向30余条,为蛋鸽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从标准化养殖到全链条拓展,从带动就业到激励创业,马头山村的蛋鸽产业正展翅高飞,成为强村富民的“金翅膀”。

产业融合

多元发展拓宽富民路

依托金牛工业园区集聚的30余家企业,长山社区积极推动一产奠基、二产增效、三产赋能,走出一条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长山社区在培育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上精准发力,系统整合土地资源,先后流转1500亩土地至种植大户与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穗慧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扩大水稻种植规模的同时,完成了粮食烘干中心升级改造;谷源家庭农场实施碾米厂扩建项目,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65万元,利润23万元。

凭借紧邻主干道与地铁站的交通优势,长山社区同步激活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动能。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批发零售等行业稳步成长,成为社区产业矩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长山社区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通过土地流转稳定农户租金收益,亩均租金达550元以上;组织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就近就业,月均增收约4000元;落实惠民政策,鼓励返乡创业,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态激活经营收入;对低收入农户实施精准帮扶,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与建档跟踪,构筑起稳定有效的增收长效机制。

从和仁村的市场导向布局,到马头山村的特色蛋鸽养殖,再到长山社区的三产融合发展,金牛湖街道正以一个个扎实的产业项目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强街富民”的生动图景。传统与现代交织、农业与科技融合、生态与效益共赢的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随着产业动能持续释放,金牛湖街道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

来源:金牛湖街道

上一条:凡人微光 顾月侠:努力让残障人士拥抱更多可能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njxjbb.com/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5-11/18/011849.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