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街道 让白布开出花,趣味扎染进社区
2025/7/18
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独特染色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独具艺术魅力。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传统手工艺魅力,近日,沿江街道京新青少年成长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工扎染体验活动,带领社区亲子家庭共同走进非遗扎染的世界。
“植物拓染始于秦汉,盛于唐宋,讲究‘选材应季、布局随形、敲击均匀’十二字诀。”理论讲解环节,志愿者老师深入浅出讲解扎染的历史渊源、工艺原理及现代创新应用,为家长和孩子奠定理论基础。随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家长与孩子们共同了解“折叠—捆扎—浸染—晾晒”传统技法,学习在水中浸染独特的冰裂纹路,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韵味。
为进一步推广低碳环保的理念,本次活动特意选择了天然染料与环保材料,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传达了绿色生活、低碳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践操作环节,老师为每组家庭发放布料、围裙等工具,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小心翼翼地将布料折叠成心仪的形状,用橡皮筋固定后浸入植物染液,大家看着布料在染料中慢慢“变身”,眼中满是惊喜,整个教室弥漫着艺术创作的热情。
“原来不用化学染料也能做出漂亮图案!”“做扎染就像开‘盲盒’一样好玩!”随后,居民们解开捆扎的棉线,普通的白色布料幻化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艺术品。当一件件独一无二、层次丰富的扎染作品在期待中展开,现场传出阵阵惊喜的赞叹与欢笑声,大家围坐在一起,在天然染料的草木香气中交流心得,沉浸在传统工艺的魅力之中。
当千年古韵邂逅现代创意,当传统技艺碰撞亲子温情,孩子们在折叠、捆扎、浸染的动手实践过程中,触摸了千年工艺的温度,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活动也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据了解,京新社区持续深化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为儿童成长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和实践平台,近期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中,营造了充满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的社区氛围。 本报观察员 韩正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