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英雄杨太平(上)
2023/3/10
□江北新区/王德宝
1983年7月14日零点40分,地处大厂区长芦乡滁河之滨的三合圩因下大暴雨突然决口,洪水汹涌而入,迅速向附近的农田和村庄推进。凌晨两点半,驻扎在南化乙烯的工程兵00224部队十二连班长杨太平同志带着一班人立即跟随连队赶到十多里外的长芦普桥抢险地点。
此时,奔腾咆哮的洪水冲破决口长达40多米,周围有13个大队、114个生产队、15902亩农田、3857个农户以及15000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
一到抢险地点,杨太平就主动要求参加抢险突击队,立即跳进腰深的激流中,快速游向已被洪水淹没的村庄。
“救命啊!救命啊!快来人救命啊!”听到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呼救时,杨太平奋不顾身地冲在最前面,为大家探路。这时,天还没有亮,伸手不见五指,再加上地形不熟,他几次滑进池塘里,游上来之后又继续向呼救声的方向前进。杨太平发现不远处有一位老大娘被洪水冲走,身旁的老大爷不停地呼救,杨太平飞速冲了上去,一把截住老大娘,然后,他与另外两名队员一起把两位老人背到了安全地带。救出两位老人以后,杨太平顾不上休息片刻,又和战友黄全火等四人快速赶到普桥大队奶牛场。
滁河决堤口越来越大,三合圩内的河水越涨越高,水流冲击越来越猛。急流中,杨太平和他的战友们连续救出4名妇女和1名老大爷,一个一个被送上了堤岸,脱离了危险。洪水中,奶牛场的奶牛也急着逃命,乱蹦乱跳,救起来难度更大。杨太平和战友们把30多头奶牛牵绕在一起,赶到大堤上。途中有头奶牛掉进粪坑里,杨太平和他的战友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把它拖了上来。奶牛得救了,奶牛场得救了,挽回了十多万元的财产损失。
从凌晨3点到上午9点,杨太平带领他的战友们在洪水中整整奋战了6个小时,在急流中跋涉了上十个村庄,从洪水猛兽中夺回了9个人的生命,抢救了30多头奶牛,上千斤的粮食,还有鸡鸭鹅猪等。
时间就是生命,到了上午9点半,杨太平精疲力尽,而且又饿又累,但仍然不肯休息一下,他和战友们又来到离决口不远的普桥电灌站。电动机是不能让水浸泡的,一旦遇水就会报废。一台55KW、重达一吨多的大型电动机,被杨太平他们合力抬上了大堤。这时,防汛指挥部传来“只救人不救物”的命令,要连队战士游过汹涌湍急的滁河洪水,到对面村庄寻找船只快速救人。
这时,连长熊学贵发现杨太平脸色苍白、身体虚弱,劝他留下来,他坚定地说:“我是来救人的,不是来休息的。”连长看他态度坚决,只好批准了他的请求。杨太平和另外7名战士毫不犹豫地游渡宽阔的滁河,水流湍急,游到一半时,同去的战友李军因体力不支被洪水卷走,眼看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要没了,杨太平立即冲了过去,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使尽全身力气,用双手和头硬是把李军托出水面,推向岸边,而他自己却被旋涡卷走了,不见了身影。同去的连长熊学贵和其他6名战友一同游到出事地点,潜入水下到处寻找未果。大厂防汛指挥部闻讯后立即派人派船前来救援打捞,直到7月16日上午10时,杨太平的遗体才被打捞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