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顶山有片“执法蓝”
2025/8/5
弯腰扶正倒在盲道上、被烈日晒得滚烫的共享单车;耐心劝说商户,将摆出店门线的商品和桌椅挪回规定区域;走进店铺后厨,检查电器线路和灭火器材,提醒商户注意高温天气用电安全……炎炎夏日,高温炙烤着地面,空气灼热。在这个时节里,一群身着深蓝制服的身影仍在街头巷尾忙碌着。
炙热的阳光下,汗水浸湿的年轻背影,是这条路上日日都在的“老熟人”。
张宇恒站在一家商铺门口,脸和胳膊晒得黝黑发红,汗水顺着鬓角淌下,他正耐心地劝说着店主清理门口堆放的杂物和货筐。
初出茅庐时的困惑与急躁,早已在五年的城管工作里被磨砺成了经验与方法。面对店主的不理解,他没有争辩,只是弯下腰开始动手清理那些沉重的杂物,脸上的汗水不停滴落,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止。
一边干活,张宇恒一边与店主聊起了天,了解到店主因家人腰伤严重,搬运困难,店内空间又确实局促,想清理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张宇恒提出方案:“以后我巡查先到您这儿,需要搬货我搭把手!”这份在酷暑中挥洒的汗水与毫无保留的善意,不仅整洁了街巷,更敲开了一位又一位顶山人的心门。
浦珠中路的餐饮店门前,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元老”队员之一洪梅,正在烈日之下巡查商铺外摆情况。
二十年的寒暑,练就了她“人情治理”的温度。除了日常巡查、秩序管理,她更像一位耐心的老邻居,顶着烈日站在店铺旁,巧妙地与店主们聊起家常、谈起孩子们的学业,在不知不觉中拉近距离,再温和而坚定地解释法规。那份在酷暑中依然流淌的真诚,让店家从被动整改变为主动配合。
刚处理完眼前的问题,手机工单又急促响起——一处垃圾点正等待清理。高温会缩短问题处理的时限,洪梅步履匆匆,去向下一个目标。对她而言,高温不是懈怠的理由,只是需要更沉静的智慧和更持久的耐心。
高楼与塔吊勾勒出新城的天际线,而一处处繁忙的工地正是需要时刻关注防范偷倒建筑垃圾的关键之处,也是刘涛日夜守护的阵地。
军旅生涯和八年执法经历,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持这一份细致与认真。午后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刘涛和队友奔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现场,在废弃物中翻找,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眼前事。
除了查找问题源头,强化宣传也很重要。他积极向物业和社区推广“建筑垃圾处置许可”小程序,手把手教商户线上申请,认真地重复着:“非法倾倒不仅污染环境,一经查实必受严惩!”
经年治理,偷倒现象已大幅减少,但刘涛和队友们却未有一丝放松,无论脚下的地面如何滚烫,他们巡查的脚步从未停歇,守护新城的洁净,是他们不变的目标。
在高温的考验下,顶山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队员们坚定地守护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是炎炎夏日里一道令人心安的风景线,每个人都在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城市的整洁有序撑起一片“蓝色荫凉”。
本报观察员 朱葛嫣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