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匠心堂”EDA教学大师进阶训练营 在江北新区成功举办
2024/8/30
课程体系建设是打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键,面对当前EDA领域快速发展,EDA课程体系尤为重要。8月10日下午,为期2天的2024“匠芯堂”EDA教学大师进阶训练营在南京江北新区圆满落幕,全国EDA领域近40位老师集聚江北新区,共同探讨高校EDA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本次训练营在东南大学指导下,由EDA国创中心与EDA开放创新合作机制联合主办,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承办,北京大学EDA研究院协办,面向国内外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相关专业的教师,通过优质EDA课程资源的分享与交流,帮助高校快速建立和完善相关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EDA产业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并推动教学成果的共建共享。
全国一盘棋 搭建EDA课程交流平台
基于当前国内EDA教学发展现状,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前期多次研讨,逐步形成“凝聚课程体系重点是帮助高校开设EDA课程”的共识,而教师作为课程教材的传授者、教授方案的主导者,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次活动聚焦师资培训,紧扣一线教师需求,邀请一线名师授课,搭建交流互助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20所高校老师参训。
开班典礼上,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产教融合工作组组长时龙兴,EDA国创中心执行主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杨军,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党工委委员、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董事长、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董事长周荣以及本次训练营全体讲师、学员出席。
时龙兴表示,我们把训练营取名为“匠芯堂”。“匠”字,承载着培养EDA人才的使命担当;“芯”字,代表的是围绕芯片领域尤其是EDA领域,要为产业做贡献;“堂”字代表着希望建立一个平台,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形成合力。也希望此次训练营是一个试点和起点,老师将课件、经验等分享出来,帮助更多老师推进教学,同时围绕问题深度研讨交流,提出建议、共同推进,推动EDA课程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共建共享 紧扣一线教师需求面对面分享
作为EDA课程体系的首次实践,训练营紧密贴合高校建课的迫切需求,围绕“1(导论课)+4(国产工具应用课)+X(算法开发课程)”的课程框架展开,全面推动高校EDA课程建设。
在为期两天的训练营期间,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教授们进行了深入的课程分享,围绕EDA导论课程、面向EDA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实践案例集、赛课结合实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以及案例源代码等内容。
经过交流分享,参训老师纷纷送来良好反馈。南京邮电大学柏老师和哈工大齐老师都认为,此次活动为很多对EDA感兴趣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他们表示,希望未来这个活动可以持续并更好发挥其作用,并且多组织国产EDA方面的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全国高校教师不断深入地探讨和学习,促进国产EDA更好更快地发展。大连理工熊老师针对课程表示,通过两天紧张的培训,使其快速地了解了相关高校在EDA领域的教学安排。各位授课教师无私分享的课程资源,也能够让我们快速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启航新征程 持续探索EDA课程体系建设
本次训练营是EDA人才培养全国一盘棋的重要尝试,更是EDA创新加速与产教融合工作迈出的坚实一步。
训练营不仅为参与老师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有助于优化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成果共建共享良好生态的形成,对高校EDA课程的建设和EDA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