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弦歌和鸣处 杏坛薪火共传时
2025/11/21
11月15日,南京江北新区鼎泰实验小学联袂南京市天妃宫小学,与内蒙古乌审旗教育同仁聚首鼎泰实验小学,大家以语文教研为媒,织就蒙汉教育共情之网,谱就跨域育人同心之曲。
以研启幕:携手共进,聚贤尽享教研宴
活动开始,鼎泰实小解自斌校长致迎词,“文以载道,教以通心”,寥寥数语,既展教研之诚,更含交融之盼。课堂展课环节,鼎泰实小史华婷和天妃宫小学许超祥两位老师立足“用朗读教语文”,分别带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二课时的课例展示,一者循文探志,一者借史明情,于同文异法间尽显语文育人之妙。
随后,鼎泰实验小学校长解自斌带来《用朗读教语文的价值与策略》,立足学校“童向教育”的理念,结合自己的备课经历,分享用朗读教语文的实用方法。天妃宫小学包虹主任的《问渠那得清如许:阅读教学的守正与出新》专题分享,从“研、创、智、融”四个方面阐释了天妃宫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两校以学理照实践,以哲思启课堂,尽呈江南教育的深耕之力。
以情融研:情动深处,弦歌共振蒙汉心
本次活动特设“蒙汉教育情谊分享”环节,知青支教代表吴毅德一句蒙语问好,立马带着现场的蒙汉老师回到了那一段特殊的岁月:当年一批南京知青奔赴乌审旗,把知识与热忱播撒在那片土地上,也让两地结下了跨越千里的情谊。其言虽淡,却将“蒙汉一家亲”的深厚情愫,凝注于三尺讲台的朝夕相伴之间。
研有所获:跨域交流,深耕课堂启新程
午后,鼎泰实验小学副校长韦媛媛主持“用四读法教语文”沙龙研讨。以上午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节观摩课为范例,南京晓庄学院王宗海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肖晓燕博士、鼎泰实验小学校长解自斌、天妃宫小学副校长方轶等参会专家从多维度点评亮点,提出建议,概括教法,碰撞出了教学思维的火花,令在场教师获益匪浅。
紧接着,乌审旗教育同仁携“四读法”教学范式而来:乌仁其其格《太阳》之理读、祁海棠《夜间飞行的秘密》之析读、杨那木日《繁星》之美读、苏永潜《七律·长征》之悟读,以草原教育的灵动智思,拓印“读中悟、悟中得”的教学新境。
南湖第一小学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刘荃针对这四节说课,以“童向阅读”为钥,剖课例、探本质,于思维交锋中实现南北教育智慧的榫卯相契。终场时,刘荃还带来《童向阅读的实践审思》的讲座,以“儿童立场、文化根脉”为核,更将教研之思升华为“育人以情、育心以通”的教育哲思。
活动的最后,乌审旗小学语文教研员斯庆用“真、善、美”总结此次南京“童向朗读”主题研修培训之旅,感叹老师们在真教研、善实践中,感受到了跨越千里的美好教育情怀。
此次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专业对话,更是蒙汉文化的精神和鸣——从江南杏坛到草原毡房,教育者以文脉为纽带,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愿景,落于每一节课堂、每一次交流之中。秦淮水与无定河同源共情,蒙汉师与生同心共育,此谓教育的“万里同风”。朱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