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11月14日
产经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区企业一单授权,卖了10亿美元

2025/11/14

“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几项对外授权,都是和海外生物科技公司或跨国公司合作。未来6个月,我们还有几个对外授权项目,拿到的首付款将反过来支持创新药研发投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久前,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新区举行。会上,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聊起了公司的“对外授权”情况。

这个话题不仅成为大会“热点”之一,在新区,亦有不少与之相关的新的故事。

什么是对外授权?

对外授权,即生命科学领域的一种跨境合作模式:

一家药企(授权方),将自己正在研发中或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药权益,授权给另一家企业(引进方)。引进方获得该药物在特定区域的开发、生产或销售权利,授权方则通过收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未来的销售分成等方式来获得收益。

简单来说,就像是国际食品巨头看中了一款美食配方,便找上门来寻求合作——他们付钱给配方持有者,拿下配方开发或食品售卖的授权。

当然,食品巨头愿意为美食配方掏钱,是因其足够美味、有望赢得市场青睐;同样,海外企业愿意“下单”一款尚在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也正因其创新性与可能性。创新药对外授权,代表着技术硬实力,更意味着其产品价值正被全球市场看见。

一单10亿美元的授权

这样的“被看见”,新区自然也未缺席。

上个月,新区企业维立志博宣布,与美国Dianthus Therapeutics(下称“Dianthus”)达成独家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条款,维立志博将其临床前管线LBL-047在大中华区以外的独家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授予Dianthus。而这一单授权,交易总金额高达10亿美元。

一款尚在临床前阶段的创新药,为何能“卖”出10亿美元?答案就在于药物本身。

据介绍,LBL-047是一款同类首创的长效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独特设计,使它能够同时锁定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两个关键要素: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通路。与传统自免药物只作用一个靶点不同,LBL-047更像“双刃战士”,既能快速缓解症状,还有望覆盖多种自免适应症。

这样的差异化创新,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关键。作为变革性自免疗法开发领域的全球领跑者,Dianthus正是看中LBL-047的潜力与价值,才愿意找上门来、重金“买创新”。

而对维立志博来说,本次授权不仅为团队赢得了一笔不菲的首付款,更有助于企业推进管线、打入海外市场并造福更多患者。“强强联手”的背后,价值似乎远不止10亿美元。

新区创新,全球下单

维立志博的对外授权,并不是个例。放眼新区,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正发生着。

本周一,药捷安康宣布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Neurocrine Biosciences达成项目合作,授权其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NLRP3抑制剂药物。本次授权,总潜在价值8.815亿美元。

上周,驯鹿生物宣布“牵手”韩国GC Cell公司,达成CAR-T细胞治疗产品福可苏®授权合作,逐步推进福可苏在韩注册与商业化。

再往前,博奥信与Aclaris Therapeutics达成全球(除大中华区外)独家授权协议。根据协议条款,博奥信将获得超过4000万美元的现金付款,以及超9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诸多案例,都是新区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闪耀时刻,这些完成“技术变现”的创新药,也是实实在在的同类首创、同类最佳。

而从这一份份对外授权协议中,我们更能看到一次次“反向输出”:在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的生物医药产业,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药物研究都依赖技术引进;如今的“新区创新、全球下单”背后,是绝对的实力跃迁——新区药企,正从“跟跑”稳步迈入“并排跑”,甚至“领跑”全球新机制。

据专业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创新药单年对外许可总金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这千亿,代表着我国创新药认可度的不断提升,真金白银的收入,也将支撑着下一轮更高水平的研发。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新区药企表现可圈可点,在新浪潮中步履不停。

创新当然也不止于对外授权。截至目前,药谷园区已上市药品402件、医疗器械产品1261个,包含6款一类新药,50余项产品技术均为国内外首创。锚定创新,向着全球市场不断开拓,一座新城的产业雄心也随之澎湃。

来源:生命健康办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六合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上线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njxjbb.com/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5-11/14/011776.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