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11月14日
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苏州试点智能公交站台,一起看看有啥不一样—— 座椅自动加热 还能给手机充电

2025/11/14

近日,有细心市民发现,位于苏州相城区御窑金砖博物馆附近的公交站台焕然一新。座椅不仅能加热,还配备了手机充电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搭载了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交互地图,可以直接进行对话。原来,这是最近在阳澄湖路和澄阳路沿线新建的8个“智能亭体”试点项目之一。这个站台还创新设置了“风雨连廊”,让乘客一路无忧直通地铁口。

座椅加热:

重新定义出行体验

记者实地探访苏州相城御窑金砖博物馆站,步入“智能亭体”,一排设计简约流畅的座椅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看似普通的座椅,实则搭载了先进的智能温控系统,采用“环境感应+远程后台”双重控制模式,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适应天气变化。

当室外气温低于10℃时,座椅内部的加热模块便会悄然启动;待气温升至20℃以上,系统则自动切断电源。更令人称道的是,座椅采用恒温加热技术,通过内置传感器实时调节功率,确保表面温度始终稳定在36℃左右,恰好在人体最舒适的感受范围内。

在座椅扶手旁,清晰的无线充电标识指引着乘客。只需将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平板等设备轻放其上,便能快速补充电量,有效解决了现代人出行中的“电量焦虑”,让碎片化的候车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亭体左侧墙面上,一块超大尺寸的数字化高清触摸屏格外醒目。除了实时显示公交到站信息,包括车辆当前位置、预计到站时间、途经站点等核心信息外,屏幕还整合了天气预报、实时温度、空气质量指数等生活服务数据,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出行参考。

智能交互:

数字助手重塑服务体验

这台触摸屏搭载了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交互系统。只需轻唤一声“小苏”,身着淡雅白裙、带着江南温婉气质的AI智能体“苏小妹”便会立即现身屏幕。作为苏州相城区专属的数字推荐官,她不仅能精准识别乘客的语音指令,快速规划最优公交路线,还能结合实时路况、道路施工、临时管制等动态信息,智能调整出行方案并提供贴心建议。

面对乘客关于站点周边餐饮、景点、便民设施等的咨询,“苏小妹”都能以自然流畅的对话方式一一解答,全程响应迅速、逻辑清晰,仿佛一位贴心的本地向导。

无缝衔接:

风雨连廊构建舒适换乘

在站台另一侧,一条设计精致的风雨连廊顺势延伸,直通不远处的地铁口,构建了一条无缝衔接的换乘通道。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梅雨时节,乘客都不必再担心日晒雨淋,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湿”的换乘困扰。这种人性化设计,让整个出行过程变得更加从容舒适。

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在这座智能亭体中完美交融,使其成为一座可触摸、可感知的微型文化展厅。记者看到,站台亭体主体墙面采用苏式雕花窗格造型,墙体底部设计成砖石纹样,同时深度融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御窑金砖”的文化基因。

墙面上镶嵌着多块金砖样式的定制小灯箱,每当夜幕降临,这些灯箱便会缓缓亮起,暖黄色的灯光从磨砂面板透出,既为晚归的乘客照亮前路,又让市民与游客在候车的片刻时光里,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与江南的人文底蕴。

民生温度:

“小”亭子承载“大”关怀

“我们在传统公交站台功能基础上,增添了一系列便民细节,希望为市民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相城生态文旅集团工作人员潘忆洁告诉记者,“智能亭体”通过数字化赋能,旨在让“等待成为享受”,让市民在出行中感受到更多便利和温暖。

未来,团队还计划打造涵盖便利零售、咖啡书店、花卉销售等多业态、多功能的城市公交综合服务体,进一步拓展公交站台的服务边界。

专程从盐城赶来体验“智能亭体”服务的袁先生对记者说:“这个智能公交站特别贴心,座椅能加热,冬天等车不再寒冷。手机充电和智能地图都很实用。风雨连廊直通地铁口,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苏州的创新设计不仅细致入微,更将江南韵味和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目前,“智能亭体”已在御窑金砖博物馆、相城区行政中心东、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等四个地点的公交站台开展试点。未来,相关部门将广泛征集市民和游客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智能公交站台的服务细节,让功能更实用、体验更贴心。

实习生 滕军 本报记者 张毕荣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分手现场,女子与男友吵架竟“中毒” 民警用垃圾袋完成“教科书式”急救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njxjbb.com/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5-11/14/011774.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