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镰+公证+保险 全国首款大米预售模式正式落地
2025/11/7
金秋稻浪翻滚,在公证员的见证下,嘉宾手持镰刀步入金色稻田共同割下今秋“第一镰”,全国首例“开镰+公证+保险”大米预售模式正式落地。
11月3日上午,浦口区永宁街道大桥社区的千亩稻田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开镰仪式”在此举行,这不仅是一次农事节庆的升级,更是农业品牌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邵名文:“公证机构为我们的大米进行全方位“体检”,保险又为我们的收成保驾护航,这就好比给咱们的米穿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金盔甲!如今,我们不再仅仅是简单地提供农产品,而是用心经营着“开镰米”这个充满潜力的品牌。消费者购买的也不只是一袋普通的米,更是购买了一份透明、一份信任和一份坚实的保障。这对于提升我们农户的稳定收入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邵名文是扎根永宁街道三十年的“田专家”,多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打造出了一个集绿色种植、精细加工销售、品牌精心打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合作社。
他始终坚持科学的种植理念,采用休耕轮作、秸秆还田、稻鸭共作等生态种植方式,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精心选用优质的“南粳 46”品种。
凭借着这份执着与用心,“名文大米”连续多年荣获“江苏省好大米”金奖。今年,邵名文更是与南京公证处、“米上市了”平台达成了战略合作,推出了全国首例“开镰米”预售模式。
“米上市了”创始人袁冬梅:“自‘开镰米’开启预售以来,销售情况十分火爆,目前销售比例已经超过了 70%。今天我们进行收割,到加工完成大概需要七天时间,我们预计在这七天之内,‘开镰米’的预售将全部结束,也就是说所有的‘开镰米’都会销售一空。”
仪式现场,公证员们分工明确、协作有序。两人专注于跟拍记录每一个重要瞬间,两人则随车监督运输过程,确保大米的品质和安全。
据悉,“名文大米”今年种植面积总计15000亩,亩产达800斤,其中“开镰米”种植面积约61亩,尽管价格略高于普通大米,但其品质与透明度赢得了市场认可。
除公证保障外,浦口区农业农村局与人保浦口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险保障与品牌支持。
从一株稻穗到一盒品牌米,从田间劳作到数字化预售,“开镰米”模式正重新定义农产品价值,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稻路”。 浦农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