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太有“食”力了 六合各式农机交织奏响“丰收序曲”
2025/10/21
又到一年丰收季,六合各地的农田区域内,稻浪随风翻滚,满目皆是金黄,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甜香。
“突突突……”四台收割机匀速前行,锋利的刀片迅速切入稻秆;“哒哒哒……”两辆运输车全力奔跑,把金黄的稻谷运往堆场;“隆隆隆……”五台烘干机引擎轰鸣,抽出稻谷“身上”多余的水分。听着各式农机作业时交织成的“丰收序曲”,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立友乐得合不拢嘴。
基地里,密密匝匝的水稻一株挨着一株,风吹稻浪,沃野流金。张立友介绍,从整体长势上来看,今年水稻优于往年,“合作社从10月6日起开镰,目前已陆续完成1000多亩收割作业,亩均产量在700公斤左右,丰产已成定局。”他说,这个秋收时节,合作社种植基地依然被选中参加全省水稻高产“擂台赛”,成为全市仅有的两个种植基地之一。
眼下,合作社五台烘干机24小时不停作业,收上来的稻谷经烘干后“乘坐”传送带“入住”粮仓,仓内的稻谷已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张立友表示,除了埋首种好粮,还要昂首闯市场,合作社创新打造的“六竹”大米品牌,屡获“南京好大米”称号。
连日来,骏圣农业的4000余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农户纷纷开镰收割,农技人员也下到田间地头助力丰收,一幅“科技助力、颗粒归仓”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马鞍街道泥桥村,连片农田里满是忙碌的景象。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沿着田垄来回穿梭,切割、脱粒、清选、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短短几分钟,一垄垄水稻便化作金黄的稻谷,源源不断地被送入收割机中。粉碎后的秸秆均匀撒回田间,实现循环利用。
工作人员对刚收割下的湿粮进行了简单测产,预计烘干后每亩粮食产量能达到1350斤。骏圣农业负责人介绍,由于未来一段时间六合以阴雨天气为主,所以近期在抓紧时间抢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今年,全区秋粮种植面积61.89万亩,较上年增4.79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6.94万亩(籼稻53.6万亩、粳稻3.34万亩),较上年增5.36万亩,其他秋粮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玉米2.71万亩、大豆1.8万亩、甘薯0.44万亩等。截至10月15日,全区水稻已收获面积7.37万亩,占12.94%,主要为油菜茬籼稻,小麦茬籼稻在此轮降雨后进入集中收获期;粳稻处于蜡熟期,预计11月上旬进入集中收获期。
为了确保秋粮应收尽收,六合区共组织联合收割机610台、大中型拖拉机及秸秆旋耕还田机1170台、秸秆打捆机及深翻犁320台、小麦及油菜播种机1910台、粮食烘干机220台,“一条龙”开展作物抢收、产地烘干、精整地、小麦及油菜播种等作业。
除了秋粮生产情况,今年六合区秋粮收购准备情况如何?
1.收购数量及轮换任务情况
2025年,六合区稻谷预计收购总量为9.15万吨(不含中储粮、南粮),其中,中晚籼稻6.7万吨、粳稻2.45万吨,同比增加0.69万吨。辖区内国有(含控股)企业预计收购稻谷7.5万吨(中晚籼稻6万吨、粳稻1.5万吨),占收购总量八成以上;与此同时,当前区内民营企业(大米加工企业)开工率低以消化库存为主,对于入市收购较为谨慎,预计收购总量在1.2万吨左右。
2.仓容准备及风险应对情况
今年区本级秋粮收购共准备仓容10.2万吨(国有企业9.5万吨、民营企业0.7万吨),同比增加0.2万吨,能够充分满足今年上市稻谷仓容需求。今年以来,区粮食购销公司已累计申请轮出储备稻谷2.955万吨;区茉莉香粮油经营公司(区托底收购企业)金磁库2幢3.3万吨主体仓库已完成五方验收,所有仓库安防、检测、控温等配套全部安整调试到位,取得不动产权证。
3.资金准备及强化监管情况
区粮储局主动对接农发行六合支行,确保区粮食购销公司1.2亿元共同担保基金担保融资授信额度;充分利用该企业分布在各街镇老旧库点资产,以产权抵押的形式再次获得区农发行8000多万元储备粮轮换贷款信用额度;强化与商业金融机构沟通,通过授信和抵押形式,为区茉莉香粮油经营公司协调稻谷收购资金7000多万元,实现秋粮收购“钱等粮”。预计全区将有2.47亿元资金用于秋粮收购,落实落细“钱等粮”的工作责任举措。
接下来,六合将持续强化秋收保障,实时监测天气变化,优化农机调度,确保完成全区水稻收割,做到颗粒归仓,切实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陆轩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