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8月29日
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日行2万步,高温下坚守网格“责任田”

2025/8/29

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社区网格员身兼数职,既是居民身边的“百事通”、矛盾纠纷的“灭火器”,也是安全防线的“守护者”。随着夏日气温不断攀升,他们不惧高温“烤”验,始终坚守在网格“责任田”,用脚步勾勒出一幅幅温暖人心的民生图景。

社区里的“运动达人”

一大早,沿江街道京新社区网格员袁小超便开启了一天的“巡街”工作。夏日持续高温导致用电量激增,安全隐患容不得半点疏忽。穿梭于大街小巷间,袁小超的微信步数不知不觉就突破了2万步,他调侃自己是社区里的“运动达人”,笑容里却藏着对工作的热忱与专注。

“你好,请问店里是否有消防器材?”“要注意消防器材不能过期,灭火器压力指针在绿色区域才有效。”……袁小超深入辖区商户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他详细讲解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要点,针对问题隐患及时跟进督促整改,并定期“回头看”,确保问题闭环管理。

“安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在天润城1-4街区74栋,袁小超叩响独居老人“平安门”,一边对水电燃气设施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一边与老人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和需求,提供心理关怀和生活帮助,他用责任与爱心,为群众编织一张密实的“安全网”。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时至正午,灼热的阳光将路面烤得发烫,袁小超的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但他丝毫没有察觉,巡街过程中,他的微信提示音不时响起,“我一共有8个住户微信群。大家有事直接在群里@我,我看到后就会第一时间去处理。”一路上,不少居民热情地和袁小超打着招呼,相互熟悉得像是自家人一样。

在沿江街道,网格员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地处新区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道,面对新老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诉求,沿江街道强化“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全力推动为民服务关口前移、触角延伸,多元共治破解治理难题,袁小超以群众满意度为不竭动力,不断强化学习新业务,先后被街道评选为“优秀员网格员”“文明职工”“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

安全隐患如何消除、邻里摩擦如何化解、什么事该找什么部门处理……在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袁小超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将各类情况摸得“门清”,他用“铁脚板”丈量社区每一寸土地,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获得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做好万家灯火的守护者

“网格员走了多少步,就为居民服务多少事。”京新社区负责人介绍,网格员是城市基层治理的“主力军”,每天的工作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问题,看似是“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却是关乎群众切身权益的“大事”,网格员犹如一颗颗精密的螺丝钉,将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紧密连接,使治理更加精细、高效。

社区网格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能做好,特别是在与居民关系的建立上,更要花一番心思。袁小超深知“脚底沾泥才能心中有数”,哪家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哪家房屋正在装修、哪条管道存在隐患……他对管辖的488户居民情况了如指掌,把这些“家长里短”全部记录在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更刻在心里。他坚持“一日一巡”,做好万家灯火的守护者,最大限度把各类问题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居民满意度与日俱增。

网格虽小,却装着万家忧乐;岗位平凡,却连着基层治理。高温下,一个个看似平凡却又温暖人心的瞬间,展现了网格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与担当,勾勒出烈日下最动人的奋斗画卷。

本报观察员 韩正莲 文/图

上一条:从3000亩种植基地到千家门店 葛塘企业以科技之光点亮更多人的光明希望
下一条:雄州荣获 市级表彰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njxjbb.com/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5-08/29/011196.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