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街道三大举措 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2025/4/15
近年来,六合区雄州街道关工委发动全街道“五老”人员,采用三大举措,组织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使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受到社会的好评。
一是丰富教育内容。雄州街道关工委把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与法制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结合起来,与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结合起来,每年组织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到南京雨花台、桂子山、竹镇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向青少年讲清楚红色基因的理论基础,教育青少年用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学习和工作;讲清楚红色基因的孕育发展,教育青少年深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讲清楚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教育青少年熟悉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讲清楚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教育青少年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扩大教育覆盖面。雄州街道关工委在巩固中小学教育阵地的同时,着力推动教育活动向四个方面延伸:一向中小学延伸,各中小学都有关工委负责人,具体抓好青少年教育工作;向企业延伸,按照“青工成长进步、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推动企业关工委把“五老”队伍建立起来,把教育活动开展起来,教育引导青工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向社区和农村拓展延伸,坚持党建带关建,推动关工委工作与社区、农村工作协调发展,做到活动融入互动、阵地联建共用,把红色基因教育融合城乡基层党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向家庭拓展延伸,动员引导广大“五老”传承良好家风,带头创建文明家庭。
三是创新教育形式。雄州街道坚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在编印乡土教材上下功夫,发挥“五老”优势,组织动员“五老”人员编印出版红色基因教材,编印了红光村高垣生产组村民冒着敌人枪林弹雨救护新四军、瓜埠街居民瓜埠山斗日寇、台园村民王成为新四军送信送公粮的故事;目前,这些教材已编成六合人民抗日斗争群英谱,有的已编印到中小学教材中,这些读物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可读性、感染力很强,深受青少年喜爱。在发挥基地作用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在文艺形式上下功夫,雄州街道各个社区发挥“五老”专长组建艺术队,以多种文艺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把红色基因传承同青少年才艺展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读、看、唱、讲、演、颂、画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拉近了青少年与红色基因的距离;在班队主题活动上下功夫,雄州街道各个中小学还利用班队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少年开展各种红色基因教育活动,把红色基因教育融入班队活动中,传播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教育效果。
马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