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4月15日
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长芦“网”事 全心守护每一朵花开

2025/4/15

开栏语:网尽格中千万事,温情守护千万家。近年来,长芦街道持续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精细化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不断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绘就新时代基层治理好“枫”景。我们特开设“长芦‘网’事”栏目,探访“网格+”里的群众幸福生活“密码”,为推动基层治理开花结果有“案例”可循。

漂亮的小床、宽敞的衣橱、冬暖夏凉的空调……住进焕然一新的“梦想小屋”,长芦街道白玉社区的杨小只(化名)每天高兴不已。

今年10岁的杨小只是一名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她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父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她的日常更多依靠爷爷奶奶居家照料,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是全家人的梦想。

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困境青少年,杨小只被街道共青团列入长期关爱名单。去年夏天,通过社区积极申报,杨小只的房间被纳入“梦想小屋”改造计划。拆旧、出新、电路改造、定制家具……经过精心打造,原本简陋的房间焕然一新,阳光轻柔地洒进小屋,粉色窗帘随风起舞……住进在这间为自己量身打造“梦想小屋”里,杨小只的笑容更多了,全家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一间小屋,点亮一个梦想。小摆渡村的小沈也是“梦想小屋”关爱计划的受益者之一。每天一放学,小沈就迫不及待钻进自己的小天地,打开台灯坐在书桌前认真写作业。温馨舒适的小床、摆满书本的写字桌,这间朴素又与众不同的儿童房成为了他的心灵港湾。

今年13岁的小沈成长之路充满坎坷,母亲的过早离世让他的世界一度失去色彩。在社区网格员和众多志愿者的悉心照料与陪伴下,小沈逐渐走出阴霾,重新拥抱生活。今年春节,网格员照例带着满满的关怀来到小沈家中,为他送上棉被、书籍等慰问品。

令人惊喜的是,小沈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递给网格员,眼中满是感激与羞涩。

“网格员叔叔,自从住进了这间‘梦想小屋’,我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都变得越来越好了……感谢你们的付出,谢谢!”信的字里行间饱含着小沈的感激之情,他把网格员比喻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莎莉文老师:“你们就是给我‘三天光明’的人,在我没有母亲之后,给了我一份新的爱……”共同感受这份“热辣滚烫”的爱,网格员心中满是欣慰。

为未成年人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长芦街道用一间间温馨的“梦想小屋”作出了回答。在这背后,是无数网格员的一次次入户走访和细致沟通,他们还联合志愿者与帮扶对象结对,常态化开展系列关爱活动,系统提供心理辅导、成长陪伴、情感关怀等全方位关爱,精准服务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持续书写“梦想小屋”关爱计划的后半篇文章。

用真心倾听民声,用行动解决民忧。长芦街道通过网格化管理,将治理力量进一步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在落实落细一张张“民生清单”、兑现一条条“幸福诺言”中,不断为社区建设赋能、为基层治理增效、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注入新动能。 本报观察员 韩正莲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南京金陵派古琴非遗传承人陆群 古琴修得人间道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5-04/15/009951.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