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纸鸢翩跹” 非遗与文旅春日共舞
2025/4/15
春风和煦,纸鸢翩跹。2025年清明假期前后,南京江北新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风筝热”,以非遗文化为灵魂、文旅融合为特色的精彩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同时强力助推了区域消费的新增长。
四月春光烂漫,江边春风徐来,正是放风筝的绝佳时节。古人云:“春之风起,纸鸢乘风”,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江北滨江风光带以其开阔的视野和旖旎的江景,成为了南京江北放风筝、赏风筝的理想之地。
江风轻拂,天空中五彩斑斓的风筝随风舞动卷,有展翅翱翔的雄鹰,翅膀不时扑闪;有灵动飘逸的金鱼,尾巴在风中摇曳;还有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在空中一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空中画卷。
风筝带来的不仅是空中的“热闹”,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滨江风光带的市集里人潮涌动,摊位前游人询价、摊主叫卖一片喧嚣;草地露营闲适悠然,一顶顶帐篷在暖阳下支起。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消费,有力推动了文旅经济发展,满是春日独有的蓬勃朝气。
而风筝走进商圈,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传统与现代交融碰撞,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江北新区弘阳广场与区文化馆携手举办的“城市放飞计划”之首届风筝节在清明假期吸引了众多目光。活动现场,非遗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张堡程及其团队带来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展示:一条20米长的巨龙风筝腾空而起,气势磅礴;一只8米高的沙燕风筝轻盈飘逸,宛如天际的精灵。游客们纷纷驻足,举起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为了传承和发扬非遗风筝技艺,现场还特设了非遗课堂,向30组亲子家庭传授传统风筝制作的奥秘——“四艺五诀”和“3D竹骨定位法”。在孩子们的亲手实践中,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得以薪火相传。
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江北新区一直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发展。在此次风筝节上,不仅展示了传统技艺的魅力,还推出了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的“3D竹骨”风筝,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目光。这一创新举措让非遗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成为了新区文旅的一张独特名片。
参与活动的市民王女士感慨万分:“没想到在商场里还能学到非遗技艺,孩子亲手制作风筝,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增进了亲子关系。”年轻游客小李也表示:“传统风筝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让我眼前一亮,这样的体验既新颖又有趣!”
南京江北新区以风筝为媒介,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场春季“风筝热”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非遗赋能文旅、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实践,它实现了风筝经济与江边旅游的深度融合,激发了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促进了消费升级,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本报观察员 孙汉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