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学·体验:儿童综合思维发展的实践 六合、玄武和建邺联合举办教研活动
2025/4/8
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的育人理念,增强“宽学·体验”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教师专业成长,4月1日,六合区、玄武区和建邺区数学、音乐学科的联片教研活动在双语小学雄州分校举行。
活动伊始,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纷呈:南京师大附中邺城路小学教师焦露露的《花盆摆放中的数学奥秘》,从设计正方形花坛到摆花坛形状,让孩子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排列规律的数学本质;六合区双语小学雄州分校教师叶丹的《数字编码》,以红宝石失窃案串联整节课,从身份证编码到快递取件码,带领学生探索数字编码的逻辑与应用价值;双语小学方州分校教师常静的《确定位置》,通过描述小军的位置引导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建立空间观念。
随后,南京师大附中邺城路小学教师王希文带来《做学玩合一 思创行一体》的讲座。王老师结合三节课例,系统阐释了“宽学课堂”的建构逻辑:以“做中学”为路径,通过情境任务激活儿童思维;以“玩中学”为支架,借助游戏化学习深化数学理解;以“创中学”为目标,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讲座为教师落实课标理念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框架。
音乐专场同样亮点频出:南京师大附中邺城路小学教师马倩雯的《圆号歌》,创设了“森林舞会”的有趣情境,将歌曲的风格、节奏等要素融入到了游戏情境中,教学音乐知识的同时不乏童趣;双语小学方州分校教师潘雪银的《春游》,用竖笛吹奏旋律骨干音,既锻炼了学生的器乐技巧,又丰富了音乐表现力;双语小学雄州分校教师王稚星的《对鲜花》,通过猜谜互动熟悉歌词结构,结合轮唱、对唱等形式演绎经典旋律,学生自主创编新词,化身“小花匠”即兴表演,并对比赏析黄梅戏《对花》选段,在传统民歌与戏曲的呼应中,体会“一唱一和”的艺术智慧。
最后,由邺城路小学教师徐春华以《从“指尖”到“心间”》为题,分享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古典吉他发展之路:以古典吉他为载体,从培养学生精湛的指尖演奏技法入手,逐步将音乐之美融入学生心间,以此实现深厚的美育目标。在这条特色发展路上,古典吉他不仅是乐器,更是开启学生心灵美育大门的钥匙,以美育人,以美润心,引领学生在艺术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
此次教研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共探跨区域教研合作新范式。丰富多元的环节设计,不仅为三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儿童综合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深刻启示,为广大教师在“宽学·体验”理念的教学道路上指明方向。 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