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5月31日
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后继有人 金陵竹刻非遗传承人喜收高徒

2024/5/31

为推进非遗技艺传承和创新,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促进“金陵竹刻”技艺的长足发展,5月28日,金陵竹刻江苏省非遗传承人、顶山街道金陵竹刻定山馆馆长龙双衡在老川浦酒店隆重举行收徒仪式。

金陵竹刻是中国传统竹雕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作为江苏省非遗项目金陵竹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龙双衡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传承金陵竹刻技艺与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开展非遗文化宣传和技法传授,广收学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传授。

竹刻技艺是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融书法、绘画、篆刻与印章诸艺术为一体的艺术,需要沉心静气钻研打磨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对学员的定力、悟性、手法、审美、创意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近一年的学习钻研,张殿荣、朱孝国、曹洪德三位学员脱颖而出。龙双衡对三位学员进行了中肯的评价,“他们不仅是爱好,更是把竹刻当成事业在做,每一件作品都是精益求精,充分体现了他们对竹刻的热爱与重视。”

“师傅、师娘请喝茶!”现场,三位学员依次向师傅敬礼,并双手供茶。过程中,师傅与弟子互赠拜师帖、回徒帖,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庄重的仪式。

“我在之前的调研中接触了这三位传承人的作品。张殿荣老师的《荷花》作品,采用了透雕的技术,效果很特别。他还有一个作品叫《猛虎下山》,把竹筒里面的部分也做了雕刻,非常有创意。朱孝国老师之前有一组《昭君出塞》的系列作品,是一组竹刻的组合,采用了留青的技艺,非常精湛。曹洪德老师有一个很独特的作品叫做《心禅》,画面是一个掀开的古代书籍,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南大非遗研学会研究生孙继浩对龙双衡的三位新徒弟点评道。

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南京市美协会员陈百园现场挥毫题字,以“天道酬勤”“淡泊名利”“见贤思齐”勉励学员,新学员代表回赠精心制作的竹刻作品表达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南京博物馆原金陵竹刻大厅现场负责人张玉珍一路见证了龙双衡的成长,也见证了此次拜师仪式,她向定山竹刻馆送上一份珍藏了20多年的国礼——“萧何夜下追韩信”梅瓶,表达自己对于金陵竹刻后继有人、竹刻技艺得以发扬光大的祝福与祝贺。

“一声‘师傅’是成全,也是共同的努力,一声‘徒弟’也是我们的成就。竹刻馆是定山的竹刻馆,他们的加入,我们非常开心。”龙双衡爱人刘文琴高兴说道。

新徒弟们表示,将在龙双衡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传承和发扬金陵竹刻艺术,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彩红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外媒看南钢: 智改数转的创新力量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4-05/31/006319.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