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打造“潮课程” 大厂青年开启新式“夜生活”
2024/5/17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下班的人们离开自己工作的格子间,行色匆匆。劳累的身躯暂别白日的辛勤,忙碌的城市似乎要进入属于夜晚的沉睡时刻。
然而,大厂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却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在这里集聚。5月8日,大厂街道青年夜校首期课程正式开班,一场别开生面的小红书自媒体基础课在这里举行。
为满足大厂青年对理论提升、文化生活、素质教育、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现实需要,让更多青年在业余时间有新追求、好去处,吸引更多青年主动提升自我,积极参与“活力大厂”建设,今年以来,大厂街道团工委联合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辖区团青联盟资源,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夜校课程,吸引了众多青年踊跃参与。
“充电”、提升、交流、放松……一站式解决
“我们前期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发放了线上的兴趣调查表,根据大家的投票结果优选课程设置,旨在打造一个集学习、交流、成长为一体的平台,助力青年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大厂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大厂街道团工委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大厂青年夜校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大厂团青联盟两大平台,聚焦“三助力”进行课程设置,即助力大厂产业升级、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助力青年成长成才,既有为辖区产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的“青年圆桌派”,也有为职业青年职场赋能的“职业赋能荟”,还有完全为兴趣所生,丰富“躺平青年”文娱生活的“青春探趣营”……每个类别的课程内容各有不同,青年朋友能够各取所需报名感兴趣的课程。
青年们走进大厂夜校的理由多种多样,共同的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不断追求和对脚下这片热土的热爱。据统计,大厂街道五月体验课程报名信息发布上线,总计报名跟帖人数445人,小红书视频拍摄剪辑报名人数近80人,其他课程单班报名人数40余人。
交流互鉴 为大厂青年打开“任意门”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现代社会,学习并非只有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这一种形式,平等交流、互相借鉴早已成为青年们更加适应的形式。目前,大厂街道“青年圆桌派”聚焦“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大厂发展?”“科技创新中的青年担当”“绿色新材料,迈向可持续未来”等主题,邀请江苏省产业研究院老师担任导师,辖区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等领域领先青年人才欢聚一堂、自由漫谈,为大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后期,“青年圆桌派”还将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深化“新区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新区更有为”品牌建设。
“‘链’上新青年——大厂圆桌派”是大厂街道青年夜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街道夜校课程设置方面的创新举措。聚焦大厂新型工业化产业链发展,以非正式圆桌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为媒介,以思维碰撞为内核,共同搭建一个温暖、包容、自由的交流平台,展示新青年的独立思想、有趣灵魂,赋予个人成长、群体发展、城市建设一双青春的翅膀。
潮流与专业并重 让青年爱上夜校
“我是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课程的信息,对这个内容很感兴趣,就来参加了。”参加此次小红书自媒体基础课的学员小陈告诉记者,“体验课程是免费的,老师教得很用心,很多内容都很有趣,对我的工作也有帮助,我也会考虑跟进报名后续课程。”小红书是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线上生活方式之一,本次大厂街道开展的小红书自媒体基础课程也是五月课程中报名最火爆的课程。
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邀请的授课老师是来自南艺的摄影专业老师,同时也是小红书、微博等新媒体运营达人,老师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给报名参加课程的同学们带来真实、有用的课程。”
大厂街道以青年夜校为载体,开设系列青年所需所想的课程活动,本月即将“上线”的古典舞、尤克里里、配音朗诵等课程的师资均是来自艺术院校的科班老师,整理收纳、茶艺、非遗手工绒花的老师则是来自职业学校的在职讲师、中小学第二课堂的优秀师资,将为大厂青年们带来丰富、专业的课程体验。
本报观察员 朱葛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