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1月12日
江北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区两所学校入选市优秀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2024/1/12

本报讯 不唯成绩论,而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让教育回归本位。近日,新区南京市九龙中学的案例《争幸福龙章,做幸福龙娃》、浦口外国语学校的案例《数据赋能,精准教学评价实施的策略》入选南京市优秀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一起来看他们的经验做法。

南京市九龙中学:

立足德育 全面培养幸福龙娃

2015年,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际需要,南京市九龙中学成功创设了主题为“争幸福龙章,做幸福龙娃”的幸福龙章校本化评价机制,并搭建“幸福龙章”在线评价系统。9年来,学校不仅创新出传统文化与全面育人相结合的九龙经验,更立足自身特色,在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

基于“九龙”两字特色校名,学校设计了以龙为主题元素的评价规则,确定了由“守纪龙”“明礼龙”“勤劳龙”“好学龙”“健体龙”“友爱龙”“书香龙”“才艺龙”“创新龙”九个素质评价维度构成的“幸福龙章”评价规则,将龙图腾内化到全面育人的体系之中,既是唤醒学子文化基因,创新求变,也是丰富评价体系,成为学校全面育人的关键着力点。

“幸福龙章”的九个评价维度涵盖了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领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特长。九龙中学坚持以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紧扣厚植家国情怀这一核心,通过定期评价活动、专项评价活动、学期评价活动三部分内容,实现对学生每日、每周素质发展的常态化关注,努力培养正直、担当、爱国、爱家的龙娃。

家庭是学生评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通过学校建构的“幸福龙章”在线评价系统,家长们对于孩子的龙章获得情况一目了然,不仅能了解孩子的单项特长,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还能发现孩子的不足,从而为家庭教育提供依据。而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的龙章兑奖活动成了孩子们盼望的重要时刻,95%以上的学生在争创龙章的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浦口外国语学校:

数据驱动 人工智能助力“三学”模式

去年以来,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教研团队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数据驱动教学决策为突破口,从课堂教学评价入手,逐步实现“研、教、学、评、辅”一体化精准教学。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浦外积极开拓相应的教育评价与之匹配,基于数据分析的教研改进机制、“三学”教学模式、实证课例研修模式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学”教学模式即“课前问学-课中研学-课后评学”。课前,老师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前置性作业,通过采集到的作业数据了解学生对某一模块知识的认知程度,精准定位本节课的重难点。“课中研学”环节,老师依据前置性作业数据驱动精准教学,以核心问题引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课后评学”环节根据“课前问学”产生的数据制定分层作业。

数据支持下的“三学”教学模式有效帮助老师监控课堂效果,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了传统经验型教学向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的迈进。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对每一位学生积累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学习评价,在学期总评时,依据不同阶段评价的结果进行该学科总体评价。借助雷达图、散点图的可视化呈现方式,老师利用不同阶段收集的数据,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本学科“数字”精准画像,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

以数据赋能教学,老师是关键。浦外多次承办人工智能助力精准教学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人工智能培训。初中部数学组的张洋老师在《含参一次函数》课上,依托江北新区智能研修平台进行“人工智能+教育”的课堂创新,由学生进行发现、提出、总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学科组的老师则可以通过智能研修平台观看线上直播,在观课过程中及时记录和评价,课程结束后,结合平台中的量表进行教学评价打分和综合描述评价。

数字赋能,多元评价,在减负增效的过程中,切切实实提升了浦外师生的幸福感,打造出充满生命力的“幸福成长”课堂。 全媒体记者 马力

通讯员 岳明珍 陈佳丽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 荣获新区“人工智能教育培育校”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4-01/12/005790.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