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江北杯”学生作文绘画征集大赛获奖作品集3
2025/7/25
长江边的 “幸福变奏曲”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五(11)班 洪雅婷
我的学校 ——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就像一颗镶嵌在长江边的小明珠。站在教室的窗边,我常常被眼前宽阔的江面吸引,看白帆点点,听浪花轻唱。江北新区成立后,长江沿岸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原本杂乱的滩涂变成了美丽的滨江公园,蜿蜒的健身栈道如同一条银色丝带,串起了造船厂旧址公园。周末的江边热闹极了,叔叔阿姨推着婴儿车散步;爷爷奶奶在树荫下打太极跳广场舞;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踩着共享观光车“呼呼”地穿梭在江边观光车道,铃铛声和欢笑声飘得老远。
最难忘的是最近一个傍晚,我和妈妈在江边露营地散步时,偶遇了一场超棒的小型音乐会!阳光把草地染成金色,哥哥姐姐们抱着乐器坐在野餐垫上,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声音像温柔的江水流淌,电钢琴的旋律轻快地跳跃,还有小姐姐唱起《稻香》,清澈的歌声和江风撞了个满怀。绿树沙沙鼓掌,白云停下脚步,连江上的货轮都拉响汽笛应和。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江北新区不仅有拔地而起的高楼,更有会“唱歌”的生活!
我常常想,未来的新区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定有更多这样温暖美好的画面吧!
指导老师:郭婷
下一个“十”,“江”更好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五(1)班 徐渼涵
记得幼儿园时,妈妈总带我去江边看大吊车。那时的江北还像幅没画完的水彩画,塔吊在荒地上轻轻摇晃,长江大桥下的江水泛着碎金。我趴在栏杆上数货船,数着数着就睡着了,梦里飘着建设工地“叮叮当当”的声响。
十岁生日那天,爸爸带我登上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的观景台。眼前的景象让我屏住了呼吸:曾经的荒地“长”出玻璃幕墙的高楼,像雨后春笋般刺破云层;地铁S8号线像条银色的丝带;绿水湾湿地公园里,白鹭掠过芦苇荡,远处的南京北站工地塔吊林立,正编织着未来的交通网。爸爸说,这十年,江北新区长高了、变美了,连空气中都飘着奋斗的味道。
最让我着迷的是“家门口”的研创园。周末路过时,总能看见年轻的叔叔阿姨提着电脑进进出出,听说这里藏着全国领先的芯片技术,还有好多会说话的机器人。每当华灯初上,星火路上的霓虹与江面的倒影交织,像洒了一地的银河。
下个十年,我想和江北一起长大。也许那时我会在国际健康城做志愿者,或者在中央商务区设计未来的大楼。这片土地教会我:只要心怀热爱,荒芜的沙地也能开出梦想的花。
指导老师:丁晶晶
我和新区一同成长
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四(8)班 王晞同
十岁,是人生的第一个里程碑,如同初绽的花朵,满载着梦想与希望。
2015年6月27日,江北新区成立。恰好我也是那一年出生。时光荏苒。如今,我已是小小少年,亲眼见证了新区从经济腾飞、生态修复到城市面貌革新的全方位蜕变。
我的记忆里藏着新区十年的碧波荡漾。十年间,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呈现强劲态势,支柱产业爆发式增长,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创新要素加速聚集,2024年全域GDP突破4000亿元。
昔日的刘家湖污水遍地,泥泞不堪。江北新区以“绿水青山”为核心理念,打响了环境治理攻坚战:长江岸线复绿、化工企业转型、水污染治理……河流重新焕发生机,清澈的河水成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番重寻故地,旧貌换新颜。现在的刘家湖早已脱胎换骨,变成了景色宜人、水光潋滟的桃湖公园,可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漫步园中,犹如步入人间仙境;徜徉花海,犹如在芬芳中与风共舞。
十岁如歌,梦想起航。祝福新区砥砺前行,再续新篇。我将不负韶华、追逐梦想与希望,和新区携手共同成长!
十载江北
共赴下一程热爱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小学四(10)班 王雅欣
自我记事起,每天便是在军营嘹亮的号声与整齐的步伐声中醒来。我的爸爸曾是陆军指挥学院的一名军人,记得那时的营房外,还是空旷的土地和低矮的旧房,每每想出去游玩,父母总要带我辗转颠簸很久才能抵达热闹的地方。爸爸常告诉我很多我小时候的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半夜被虫子咬了,爸爸妈妈转了半个南京城才把我送到医院。而今,十来分钟就能到医院,十分方便!
十年光阴流转,我们同江北一道成长。如今出营门便恍然踏入了新的画卷中:昔日荒芜之处,竟如春笋拔节般耸立起无数崭新的高楼大厦;长江之畔,过江隧道如巨龙穿行;青奥体育公园则成了我们奔跑追逐的乐园;江北快速路车流如织,街道旁花木争奇斗艳,处处是活泼新鲜的景象。我常常在放学路上凝望这崭新的家园——高耸的楼宇、穿梭的车流、葱郁的绿意,仿佛是一曲无声的澎湃交响曲,日夜不息地演奏着。
父亲转业时问我和妈妈要不要回老家,我和妈妈都坚决说不回,因为我们热爱这日新月异的江北,更愿与它共赴下一个崭新的十年。我想象自己长大后的模样:要用知识,像那些建设者叔叔阿姨一样,为家乡再添一座智慧大桥,再绘一片花园广场;用脚步去丈量新江北的每一寸变迁;以心记录下它每一次吐纳呼吸的成长气息。
这里是我的江北、我的家,更是我心中日益繁茂的森林。十载耕耘已使新苗成树,下一个十年,愿我能化作春风细雨,融入江北的发展中去——不仅见证她的蜕变,更要亲手为她添上一抹新绿。
指导老师:成永莲
我家门前的“未来城”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四(8)班 唐宇轩
我是个地道的“南京娃”“南钢娃”,2014年出生,爸妈都在南钢工作,我的家就在这片依着长江、枕着工厂的土地上,“江北新区”的春风,一年年吹暖我的家园。
小时候,坐妈妈电动车去厂里,一路是南钢高高的灰色厂房、偶尔冒白烟的烟囱,还有我最爱看的货运火车路过——这就是我最初的家园印象。
二、三年级起,变化多起来!家门口的路边立起绿色围挡,后面机器日夜轰鸣。不久,围挡拆开,崭新的宽阔马路出现,绿化带漂亮,路灯像小卫士!远处,高楼像变魔术般飞快“长”起,玻璃幕墙闪闪发光。
印象最深的还是爸妈工作的南钢。去年参加职工子女活动,走进南钢,我惊呆了!灰扑扑的厂房穿上新衣,变得明亮了。神奇的是,那些大烟囱不见了!讲解阿姨指着新设备说:“看,那是环保新朋友‘除尘脱硫装置’,让天更蓝了!”阿姨笑着说:“我们在智慧中心就能‘指挥’这些机器士兵!”通过远程视频,可以清晰地看见巨大的轧机来回轧制通红的钢板。走进南钢,就像走进了科技馆!
最开心的是家门口新建的滨江湿地公园!爸爸说,这里以前是堆料场,有点味道。现在呢?绿草如茵,水塘清澈,芦苇摇曳。最棒的是,我看到了优雅的白鹭在浅水区漫步!爸爸说,白鹭对环境要求很高,它们在这里安家,说明环境真变好了!周末,公园里可热闹了,放风筝、跑步、嬉戏的人真多,江风吹来,舒服极了。
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望着远处南钢那些现代化的厂房,再回头看看身后拔地而起的新大楼、穿梭的车流,还有江面上行驶的大船,我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真像个“未来城市”!我想: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学好多本领,让我们的江北新区、南钢变得更棒、更美!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设计的超级环保工厂也会矗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指导老师:吴婷婷
我和新江北有约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四(12)班 唐嘉璇
老山的观景台上,柔和的风吹过江面,吹过高楼,吹过山林,把江北与我的十年之约的邀请函送到了我手里,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奔赴这一场“十年之约”。
初见,是在美丽的初春。
十年前的春天,我出生了。年幼的我坐在婴儿车里,父母时常带我去江边漫步。大桥两边以前是农田,现在都变成了高楼大厦,江岸就像一条鲜艳的绿绸子,新建的塑胶跑道,两旁盛开的鲜花,江面上调皮跃起的江豚,芦苇荡里自由飞着的小鸟……和谐的江北已从泥土里的一颗种子长成了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苗。
相识,是在炎热的盛夏。
记得幼儿园毕业那年的夏天,爸爸开车经过像彩虹一样的长江五桥,车子在错落有致的高架上行驶。穿过扬子江隧道,我们来到中央商务区的江北图书馆。干净的落地窗把长江的碧波请来,装进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里,我们徜徉在书海里,江北图书馆成了我们的“后书房”,高科技的进步让借书还书更加方便快捷。新建的江北政务中心、江北市民中心与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相映成趣,如今的江北已经由小树苗变得枝繁叶茂了。
相逢,是在凉爽的深秋。
记得去年国庆假期,爸爸带我去浦口码头坐轮渡时,看着夕阳洒在江面上,听着人们议论江北的变化,我觉得很自豪。跟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来到浦口火车站,发现它已经成功“变身”,破旧的老站台变成了干干净净的舞台,旧仓库的墙皮翻新成一块块红色的方糖,甜蜜诱人;各种文创商店,把老浦口的记忆与模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扬子江滨江公园里的雕塑伴随着音乐喷泉的水花跳起舞来,十年的光阴在这一刻具象化了,此时的江北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重逢,我期待在白雪皑皑的冬季。相册里的旧照片,如今成为了江北新区的新底色。荒芜草地变成了滨江大道,江滩芦苇变成了鸟的乐园,老墙旧厂开出了文艺的花蕾。朝气蓬勃的江北,请你脚步慢点,等一等我,我要为你画更多的画,为你唱更动听的歌,为你写更美妙的诗,我们一起牵手,奔赴下一场热爱!
指导老师:贾倩倩
我的“魔法城堡”——江北新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四(12)班 蒋妍熙
天呐!南京江北新区是不是被施了“超级变变变”魔法呀?
记忆里,这儿曾是灰扑扑的低矮平房,蜿蜒的石子路坑坑洼洼。每逢雨天,泥浆就像活蹦乱跳的小泥鳅,“啪嗒啪嗒”往我裤腿上蹦,害得我总带着一身泥点回家,被妈妈笑称“小泥人”。可如今再看,一切都变了模样!鳞次栉比的高楼如同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直插云霄。夜幕降临时分,华灯初上,璀璨的灯火如同银河倾泻,将夜空染成了梦幻的光河,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对了对了!我要爆料一个超级大新闻!江北新区正在建造一座会“钢铁魔法”的超级枢纽——南京北站高铁工程!每次经过工地,我都像被施了定身咒,贴着围栏看得入迷:巨型塔吊挥舞着钢铁手臂,精准地“搭建积木”;钻机欢快地唱着“突突突”的歌,调皮地给大地挠痒痒;头戴小黄帽的工人们穿梭忙碌,活脱脱一群勤劳的小蚂蚁!听爸爸说,等2027年建好通车,南京北站会和南京站、南京南站手拉手,变成“三站小分队”!以后不管是去合肥、扬州,还是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可以,简直太棒了。
在南京的众多新地标里,我最钟爱的当属江北图书馆。这座拔地而起的文化新宠,宛如一座悬浮在现实中的魔法城堡,米白色的建筑外墙镶嵌着大片通透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流转着梦幻的光泽,美得比童话绘本里的水晶宫殿还要夺目。推开通透的玻璃门,我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屏住了呼吸——高达数米的书架墙如同沉默的巨人,顶天立地般伫立在眼前,整齐排列的书籍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无数奇妙的故事。尽管目前仅开放一、二层,但精心设计的阅读空间已令人流连忘返:柔软的云朵沙发围成温馨的阅读角,我常常抱着心爱的童话书蜷在其中,任由想象力在文字间肆意驰骋。
看着江北新区一天天变美,我心里可骄傲啦!这些变化都是建设者叔叔阿姨用汗水换来的。我要把借书卡揣得牢牢的,在知识城堡里努力“升级”,等长大了也要用超能力,让这座城市变成全世界最闪亮的地方!
指导老师:郁袁园
十载江北情,共赴新征程
南京市力学小学海德北岸分校五(4)班 金文皓
站在长江边高高的大楼上,我总爱把脸贴在玻璃窗上看风景。风呼呼吹过,眼前的一切就像变魔术一样神奇。
十年前,这里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金灿灿的稻子摇啊摇,像在跳波浪舞。小小的村庄藏在稻浪里,偶尔有小鸟“叽叽喳喳”飞过,那可是我和小伙伴们捉迷藏的乐园。现在呢?数不清的高楼像雨后的大蘑菇冒出来,宽宽的马路上汽车排着队跑,还有亮晶晶的科技大楼、会发光的大商场,这座闪闪发光的新城,就是我最爱的南京江北新区!
记得小时候,我和朵朵在田埂上追蝴蝶。那时候的路坑坑洼洼,晴天走上去,小石子直往鞋子里钻;下雨天全是烂泥,我的小雨靴都差点被“吃掉”,买橡皮、铅笔这些小玩意儿,都得跟着妈妈走好远好远。可自从江北新区“出生”,所有的东西都像被施了魔法,悄悄地变呀变!
现在,家门口突然“长”出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有比城堡还大的商场,一进去就像掉进了糖果罐,玩具区、美食街、电影院让人眼花缭乱。医院里的机器会“说话”,能把我们的小毛病看得清清楚楚。最让我开心的是新学校,教室像童话里的小房子,黑板一按就能放动画片,科学实验室里的显微镜,能让我看到小蚂蚁看不到的神秘世界!操场上,我和同学们比赛跑步,汗水“滴答滴答”,笑声飘得好远好远。
最厉害的是,以前种水稻的土地上突然冒出了好多“科技王国”!生物医药园里,叔叔阿姨穿着白色的大褂,像魔法师一样研究神奇的药水;集成电路厂里,亮晶晶的芯片像小宝石,从机器里“变”出来后,就坐着大飞机飞到全世界。上次学校组织参观,我看到叔叔们盯着显微镜,眼睛眨都不眨,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他们眼里藏着的星星,那是想要打败疾病、创造奇迹的光!
这十年,江北新区就像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破旧的小房子变成了花园小区,荒地“长”出了漂亮的公园。每天傍晚,我都爱和爸爸妈妈去滨江公园,夕阳把江面染成橘子汽水的颜色,长江大桥像一条银色的巨龙趴在江面上,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放风筝,爷爷奶奶跟着音乐跳广场舞,连江风都好像在哼着快乐的歌。
十周年的生日蛋糕要插上蜡烛啦!我好想快点看到未来的江北新区:会有会飞的汽车吗?会有像星星一样亮的房子吗?我猜呀,以后会有更多厉害的科学家、发明家来这里,把新区变成超级酷的科技之城!这里的天空会更蓝,大树会更绿,学校里的小朋友都能学到最有趣的知识。
我现在要把铅笔握得紧紧的,把每一道数学题都算得仔仔细细,把英语单词记得牢牢的!等我长大了,也要变成建设新区的“超人”,和江北新区手拉手一起长大。下一个十年、二十年,我还要在这里种下更多的梦想,和它一起去追更美的星星! 指导老师:梅永钢
十年江北少年行,我与新区共成长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五(12)班 朱子泉
我出生在南京,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暂时离开了。七岁那年,我又跟随父母回到了南京,来到了正在建设的江北新区。爸爸牵着我的手站在老浦口码头,江风卷着沙土吹在脸上,身后是低矮的旧厂房,货轮的汽笛声在空旷的江面悠悠回荡。那时,我觉得江北的风里藏着粗粝的故事。
昔日杂草丛生的杏湖,如今已变成充满欢声笑语的杏湖公园。我和妹妹在这里尽情奔跑,和姑姑拿着水枪追逐嬉戏。鲤鱼调皮地跃出湖面,爸爸用相机记录下我们灿烂的笑脸——这是家庭与自然缔结的甜蜜盟约。
我曾经羡慕江南的同学乘着地铁在城市间穿梭游玩,如今,江北大道快速路如一条闪亮的银龙穿城而过,地铁3号线、10号线穿越江底隧道,我的红领巾在飞驰的车厢里轻轻飘荡。窗外,万汇城人潮如流动画卷——这是新区奔跑的脉搏,是我上学路上最熟悉的风景。
十年光阴,江北从人们印象中偏远的“城北”蜕变为活力四射的“新主城”,而我也从懵懂的幼童成长为一名佩戴着“红领巾一星章”的少先队员。当我在规划展览馆里轻轻触摸展示2030年宏伟蓝图的数字沙盘——那480万平方米、流光溢彩的江北地下城,仿佛触手可及的未来图腾,在我眼前闪耀。那一刻,一个愿望在心底萌发:我要努力成长,成为这幅未来图景中那一缕属于自己的光芒! 指导老师:董昕彤
以少年之智为墨,续写下一程星河璀璨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五(3)班 崔子熙
“大江之畔,两岸共繁荣,产城相望,毗邻而发展。” 每当我漫步在南京江北新区的大街小巷,望着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感慨。
爸爸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阡陌农田。乡间小路蜿蜒曲折,两旁是低矮的农舍,田间偶尔传来几声蛙鸣。然而,随着江北新区的成立,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宽阔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川流不息,轰隆隆的机器声像巨龙苏醒,一座座高楼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学校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还有多媒体设备,让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还有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公司研发的材料应用在了许多高科技产品上,从深海钻井平台到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鞋,都有他们的创新成果。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江北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交通的便利更是让我们的生活如虎添翼。以前去江南堵车时,爸爸总说我们快变成蜗牛了,现在 12 条通道横跨长江,将江南江北紧密相连,回家的路不再漫长。过江的隧道亮着五彩灯,像彩虹桥里的秘密通道。现在,我和爸爸妈妈可以轻松地前往江南游玩,感受这座城市的繁华与魅力。
江北新区的十年征途,恰似这浩荡江水,奔涌着时代的光华,江北新区从规划蓝图变成了活力新城。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江北新区一定会发展得更加美好。
作为新区的一员,我定会努力学习,以知识为笔,以汗水为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江北新区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它共赴下一程热爱,见证它更多的辉煌!
指导老师:李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