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7月15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茉里餐厅: 把“alone”变成“all in one”的洋房餐厅

2025/7/15

当暑气漫过大厂1934,总有一些地方能让时光慢下来,将清凉和浪漫编织成诗。穿过曲径通幽的石阶,看独栋洋房在爬满藤蔓的拱门前舒展身姿,穿堂风带着迷迭香的气息扑面而来,恍惚间像是闯入了南法普罗旺斯庄园。这里,是今夏大厂最值得打卡的洋房餐厅——茉里餐厅。餐厅主理人李伟、冯雪是一对“90后”夫妇,四年前,他们怀揣对美食的热情,用法兰西的浪漫为大厂街道的年轻人筑起了一座“all in one”的乌托邦。

“all in one”的真正内涵,藏在茉里对“餐厅”二字的重新定义里 ——不满足于单纯的饱腹功能,而是年轻人情感、文化与社交的共生空间。它将味觉体验、情感温度、文化碰撞与社交可能,统统糅进这栋爬满藤蔓的洋房里,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维度:有人在这里收获爱情的仪式感,有人在此遇见事业的合作伙伴,有人只是为了在油画墙下的片刻宁静……

步入餐厅内部,扑面而来的法式奶油风瞬间熨帖身心。穹顶之下,复古吊灯垂落而下,在奶油色墙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墙面挂着的手绘油画,让用餐空间瞬间成为流动的“艺术展厅”。餐桌与餐椅采用弧线设计,鹅卵白石面餐桌边缘打磨得温润如玉,搭配米色布艺餐椅。每张桌子中央都摆放着店主精心挑选的花束,连餐具都是精心挑选。细节处的精致像一首无声的抒情诗。这座曾经的“alone”洋房,如今已完美融合了艺术氛围与用餐功能,成为感官感受的起点。

餐厅主打新派融合菜,主理人将热忱化作对菜品的极致追求。于是在厨房之外,他经常研究各大菜系“秘籍”,将粤菜的精致、川菜的辛香、法餐的摆盘美学熔于一炉。椒香微辣的黑椒雪花牛仔粒、外酥里嫩的避风塘仔排、甜辣交织的芥末牡丹蛎球……每个细节都包含主理人对食材的偏执。他们说:“好食材自己会说话。”于是在茉里,每道菜都尽享多重风味——前调是食材本味,中调是调味与火候的交织,尾韵则是主厨精心设计的摆盘巧思——一抹蓝莓酱或是炸过的香叶。

热度背后,是茉里对品质的执着坚守。主理人深知,餐厅面貌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流量,但唯有美食才能留住人心。近两年,他们不断创新,从法餐摆盘到中式甜品,从分子料理到传统本帮菜,不断突破边界。道道匠心之作,让不少食客甚至驱车百公里,只为一尝这里的限定菜品。

在茉里,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能被酿成特别的故事。年轻夫妇会提前预约,为孩子定制充满童趣的生日宴;而对热恋中的情侣来说,茉里永远是浪漫的最佳注脚,主理人会根据时节布置不同的场景。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私人定制”,让茉里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成为承载情感记忆的魔法空间。“我们不是在布置场景,而是在帮年轻人收藏时光。”主理人说道。

每逢周末,园区里总能看到年轻情侣手捧茉里的特调漫步,创业团队在餐厅露台头脑风暴,新婚夫妻身着礼服打卡拍照。这家小店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将各行各业的年轻人汇聚于此,碰撞出无限可能。

据主理人透露,未来茉里还将解锁更多“all in one”的可能:即将打造的梦幻庭院下午茶将把法式风情与东方美学融合;露天阅读角、手作体验区让年轻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找到精神共鸣。这座藏在产业园里的青春小店,正用自己的方式,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它不仅见证着青年的成长,更成为推动社区文化更新的重要力量。

本报观察员 张怡宁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老屋飘来咖啡香!盘城“村咖”上新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5-07/15/010996.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