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再升级 老百姓的“清凉驿站”正式开放
2025/7/8
炎炎夏日来袭,随着气温持续攀升,7月2日,位于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园东路338号的太子山公园人防工程纳凉点正式向居民开放。这处建筑面积达340平方米的纳凉空间,已连续开放十四年,是周边居民最熟悉、最实用的“避暑胜地”。
纳凉点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5时,计划开放至9月中旬,开放当天就有约110人陆续到来,迎接这个属于老百姓的“清凉驿站”。
十四年纳凉点,成为居民夏日打卡地
走进太子山纳凉点,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休息空间,电视机、茶水桌、读物展板一应俱全。“我每年都来这里避暑,夏天天气热,这里凉快又安全,带着小朋友在这里玩一玩,很放心。”家住凤凰北路的杨大爷笑着说。
此外,在出入口处,人防知识读物和国防宣传展板构成“微型课堂”,居民在避暑时能够增强对人民防空知识、应急避险技能的了解。“小朋友在这里玩耍的同时还了解到了很多防空防灾的知识,既有趣又有意义。”一位家长说。
纳凉点最多可容纳120人左右,常年恒温24℃,平日里中午和傍晚时段最热闹,既有老年人结伴乘凉,也有带娃的家长在这里安顿一下午,不仅纳凉,也“纳趣”。有人看书读报,有人围坐聊天,这个“地下空间”也成为了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五通六有,服务提质打造舒适空间
为保障纳凉点安全、舒适运行,在开放前,江北新区住建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对太子山纳凉点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与出新,力求每一处细节都“以人为本”,并严格落实“五通六有”标准:通水、通电、通手机信号、通网络电视、通WiFi;有茶水、有桌椅、有书报、有展板、有温馨提示、有纳凉须知。这里不仅提供避暑环境,更提供了一种贴心的服务体验。
“我是第一次来,在手机上看到纳凉点开放了,想着来转转,没想到这里空间这么大,环境也好,准备以后常来。”黄叔叔说。
把人防工程做成惠民工程,让更多居民夏日享清凉,是江北新区住建中心为民办实事的举措之一。住建中心安排专人每日进行安全保卫、场地保洁、茶水供应,为居民营造整洁、有序的纳凉环境。
创新化利用,延展为民服务新场景
纳凉点的开放不仅是便民,更是一次城市空间的智慧再利用。作为地下人防工程,太子山纳凉点的持续开放,是住建中心探索人防工程民用化、服务化、便利化的有益尝试。
通过织补城市功能、补充社区配套服务、提供便民公共服务等措施,江北新区不断将人防工程从“应急备用”向“日常共享”转变,让“深藏地下”的空间更好服务群众、服务民生。
未来,这样的“人防+民生”融合空间将在更多社区推广,让更多居民共享这份来自地下的清凉与安心。
杨思楠 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