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良好 8家合格 新区多部门联合检查游泳场馆
2025/7/4
夏天到了,游泳场馆成为市民消暑纳凉、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市民如何选择安全卫生的游泳场馆呢?可以通过游泳场馆公示的量化分级管理结果来识别。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
为进一步规范游泳场所经营秩序,加强游泳场所的安全、卫生等综合管理,切实保障游泳人群的健康安全,近日,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联合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江北新区游泳协会对辖区内游泳场所开展了综合量化分级联合检查。
此次联合检查,各单位分工明确、协同发力。新区宣传和统战部聚焦游泳场所的体育设施设备、从业人员资质、人员管理、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细致检查;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对游泳场所的亮证经营、水质卫生、环境卫生、消毒剂使用和存放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新区游泳协会则从综合管理维度出发,对游泳场所的制度、规程、警示标识等公示情况,救生员数量、持证、醒目标识佩戴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
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游泳场所存在救生员数量不达标、消毒剂存放不规范、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检测不达标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进行专业指导并下达限期整改要求。同时,为强化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组织全区游泳场所开展了卫生管理规范、消防安全知识、应急急救技能等专项培训,通过“检查+整改+培训”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问题隐患系统性治理,切实筑牢游泳场所安全运营防线。
此次检查,综合三个单位的检查和评分情况,评定出A、B、C、D四个等级。目前,新区28家游泳场所中,综合量化分级评定为B级的有20家,C级的有8家,综合量化分级评定结果在场所醒目位置公示,市民可参考卫生等级选择安全、卫生和服务质量好的游泳场所。
通过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三方协同构建起覆盖全面、标准科学、执行高效的量化分级管理体系,有效推动游泳场所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从硬件设施规范、人员资质管理到服务流程优化等多维度提升运营水平,为公众打造安全可靠、卫生达标、体验舒适的游泳环境,切实将行业监管效能转化为民生服务质量的提升。
贾蕾蕾 杨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