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3月14日
作文
上一版 下一版

夫子庙灯会——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2025/3/14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九年级(10)班 钱奕鸣

新年伊始,每天天色还未完全暗淡下来,摆满花灯的夫子庙便已在南京城放彩了。

正月初三,一家人齐聚夫子庙。爷爷打破沉寂:“快进去吧!瞧瞧今年这灯会如何。”

一步跨进大门,眼前的景象令人目瞪口呆,明亮的灯笼一行行、一列列,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兔儿灯,活泼灵动;金蛇灯,灿烂蜿蜒;老虎灯,虎虎生威……一个个争先恐后,大放异彩。一瞬间,我如同回到了大唐不夜城,月光皎洁地铺在地面上,却被灯笼抢尽了风头——春节这样过,真惬意。

近前是个走马灯,母亲用手轻轻拨弄两下:“你看,这是个六面走马灯,三六一十八条棱构成了坚固的外形,再由绘有传统故事的油纸覆盖,真是巧夺天工!“考考你,这是什么故事?”妈妈指指着画面左下方的一角问道。“真是杀鸡用牛刀,一弯月亮,一柄斧子,不是吴刚还能是谁?不过——这图画怎么这么偏呀?”我自信满满的回答中生出一丝疑惑。

爸爸浑厚的嗓音传来:“古典中国画讲究留白,意在用大片留白衬托‘偏安’的一角,使画面更富表现力。”父亲说着转动灯笼,一片片留白将故事衬托得生动形象,我恍然大悟。

突然,一阵洪亮的喝彩声伴随着掌声尤如惊雷一般在耳边炸响。 快步走去,只见案台上奉着清一色黄底红面的灯笼,主体骨架由红木构成,上端吊着五彩绳,下方系着个中国结。台旁,一位老人正摆弄着一摊赤色软纸,从框中熟练地拿起一个骨架,接着一只手将软纸一端在骨架上按定,迅捷地将骨架一转,将软纸重合后松开手掌,像抚摸婴儿一般使软纸贴合,最后从正上方旋进一块蜡烛,由两种绳子从上直穿到下。两只手仿佛是游龙一般环绕,不出一分钟,又成了一个!

“非遗啊!厉害,竟能将一线串珠手法和以线覆面技巧结合得如此精巧,绝非一般人。”人群中有人喊道。 老人乐呵呵地提着灯笼:“只是喜爱罢了,自幼跟着家父学的。这年头手工灯笼越来越少,我只希望能像抱着这灯笼一样,抓紧中华传统文化不放手啊!”我心头一紧,感同身受,不禁看向远处的花灯。

灯会要结束了,我心中的灯笼却一直亮着。 指导老师:朱从霞

上一条:班级里的“小画家”
下一条:河南胡辣汤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5-03/14/009535.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