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2月14日
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技术、艺术与产业的多维蜕变 从《哪吒2》解码国漫崛起

2025/2/14

截至2月13日10时,《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票房已破96亿,屹立于国产动画电影之巅,刷新纪录的同时,也将中国动画产业推至公众视野的聚光灯下。这一现象级作品的成功,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人们对国漫发展的深度思考。近日,我们走进南京江北新区本土动画企业——南京苗行天下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与一线动画师和公司负责人展开对话,从技术视角解析《哪吒2》的成功密码,探讨国漫崛起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动画制作

技术与艺术交织的匠心之旅

在苗行天下的工作室内,一片忙碌而专注的景象。动画师们全神贯注地操控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角色和场景让人目不暇接。动画制作部门的王总详细介绍道,一部高品质动画电影的诞生,犹如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从剧本创作的灵感萌芽,到最终成片的精彩呈现,要历经概念设计、角色建模、动画绑定、场景渲染、特效合成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且都对专业性和耐心有着极高的要求。

王总特别提到,《哪吒2》的高票房离不开其精湛的制作技术。“比如影片中的‘山河社稷图’场景,画面层次丰富,色彩绚丽,这背后是大量的特效渲染和细节打磨。还以我们苗行天下原创制作的《蓝蓝猫与京京鼠》为例,如果后期需要修改画面,仅渲染这一步骤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哪吒2》导演饺子在之前的采访中曾提及,动画制作是一场挑战极限的过程。他说:“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反复打磨,直到它能够精准地传达出我们想要的情感和故事。”

然而,动画制作的难点远不止于技术层面。王总坦言:“动画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如何在有限的帧数中,精准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张力,是最考验动画师功力的地方。”哪吒从叛逆少年到肩负使命的成长蜕变,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和动作设计,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对动画师的绑定技术提出了严苛要求,更考验着他们对动作捕捉的精准度和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哪吒2》

国产动画的突破与启示

谈到《哪吒2》的成功,苗行天下的董事长沈俊苗表示,这部影片为国产动画树立了新的方向。《哪吒2》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水准,更重要的是它讲好了一个中国故事。“影片很巧妙地改编了这一经典故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保留了哪吒这一IP的精神内核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让古老的神话故事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哪吒2》能够成为现象级动画作品,背后是完善的产业体系、成熟的创意策划与精准的市场推广共同发力的结果。”但沈俊苗也清醒地指出,国产动画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饺子导演在面对行业困境时也表达过担忧:“人才的短缺和制作成本的压力,始终是悬在国产动画头上的两把剑。”国内动画人才储备不足,高端技术人才更是稀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原创动画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使得很多中小型动画公司望而却步,只能选择以代工形式承包部分制作,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原创内容的开发中。

未来之路

国产动画机遇与挑战并存

沈俊苗认为,要推动国产动画的持续发展,必须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多管齐下。要注重原创内容的开发,讲好中国故事;其次提升技术水平,引进更多技术型人才;最后,要完善产业链,推动动画与游戏、影视、衍生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我们需要更多像《哪吒2》这样的作品来提振行业信心,也需要更多的原创IP来打开市场,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希望江北新区在未来有更多政策扶持原创动画,为动画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正如沈俊苗所说:“国产动画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坚持,才能让这片春天更加灿烂。”在国产动画蓬勃发展的当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机遇同样无限。相信在行业内众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中国动画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报观察员 孙汉仑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赶订单 忙生产 马鞍外贸企业迅速吹响新春的奋进号角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5-02/14/009176.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