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12月06日
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4.1万尾鱼苗 江北新区公建中心 为长江注入新活力

2024/12/6

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共同守护母亲河,改善和修复长江滨江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鱼类等水生生物多样性,日前,江北新区公建中心在浦口码头附近举行增殖放流活动。自2022年以来,公建中心已连续三年实施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生态补偿项目》,其中包括长江水生生物及鱼类跟踪监测、长江鱼类实验放流任务。

据介绍,新区从2019年末开始实施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项目,将原有码头等生产岸线改造提升为生态湿地和市民休闲绿地,造就了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观,让市民有了近江、亲江的好去处。但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会对水生生物活动产生一定干扰,水生生物跟踪监测、增殖放流等生态补偿措施就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保护区及保护对象的影响。

和前两年一样,公建中心邀请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进行实验放流,此次放流的鱼种以及后续的跟踪监测都大有讲究。在2022和2023年,共放流长江特种鱼类长吻鮠6万尾、胭脂鱼2万尾、铜鱼2000尾。本次实验性放流长吻鮠3万尾、胭脂鱼1万尾、铜鱼1000尾,共计4.1万尾。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教授夏霆介绍,为保证实验放流成功,课题组及志愿者将持续对鱼苗生长情况、规格、培育环境作调研和监测,并对部分鱼类进行微卫星芯片标志,以跟踪监测鱼类生长情况,评估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在实施鱼类增殖放流和水生生物跟踪监测过程当中,课题组开展了鱼类eDNA监测方法研究,采用非捕捞方法对长江鱼类进行监测评估。此外,课题组还研究了城市发展带来的灯光污染、新型污染物等因素对鱼类的影响,为长江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保护长江生态,呵护鱼类栖息”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三年来,课题组与公建中心一起开展了多样化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科普,通过展板、提示牌等让市民了解长江水生生物。公建中心将以此次增殖放流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水生生物资源保护行动,进一步改善长江流域类水生态环境,促进人与江和谐共生发展。

左菡 林婷

上一条:纾困解难 情暖民心 沧波门社区助力困难群众搬进新家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4-12/06/008465.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