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8月09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外卖员:高温下的“飞驰生活”

2024/8/9

8月4日,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全市各区大部分街道(镇)的最高气温达40℃以上。在炎炎夏日的炙烤下,大多数人选择躲进空调房,再手机“点一点”,期盼着冰凉的饮品外卖赶紧送上门来,尽享清凉。在这样的“盼望”之下,外卖小哥们成了高温下的“刚需”。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顶着烈日、迎着热浪,为千家万户送去一份份清凉与便捷。

一辆电动车、一个安全头盔、一套制服、一部手机,构成外卖员邓建军出行的全部装备。每天早上七八点,邓建军就整装待发,直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方得片刻喘息。“外卖行业挣多挣少完全看个人的付出,多劳就能多得。”基于这一点,邓建军尽量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每天投入在送餐上的时长可达12-13个小时,远超平台规定的8小时在线时长。

午间与傍晚是一天中最繁忙的两个时段。每天,邓建军都来回穿梭在雄州街道风情街、龙湖天街及周边区域,“这边商户聚集,每天跑多少趟数也数不清。”凭借三年多的送餐经验,他巧妙地在高峰期选择订单集中的商户等待,合理规划路线,将一份份餐食准确无误地送达顾客手中。

外卖员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送餐服务,更是连接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在高温的“烤验”下,这份工作的艰辛更是被无限放大。有时,为了赶时间,邓建军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只为那一份对顾客的承诺。“虽然辛苦,但遇上顾客给我们送一瓶水、一根冰棍,就觉得累也值得。”邓建军时常遇见送外卖反被“投喂”的情况,这种时刻,让他感受到职业被尊重与理解的幸福。

在送餐的间隙,“宁小蜂”驿站成了许多骑手选择休憩的港湾,一杯清水,片刻的凉爽,足以让他们重新蓄满力量,继续前行。位于雄州街道风情街的这家“宁小蜂”驿站,是邓建军最常“光顾”的地点。他除了在这小坐片刻,还会尽己所能,顺手打扫一下卫生,“街道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设施齐备的休息点,我们自己也应该自觉爱护。”

近年来,在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雄州街道等相关街镇部门和行业协会商会推动下,雄州街道一批“暖新商户”也根据经营特点和自身优势,为小哥们提供打水充电、休息歇脚等常规服务,有条件的还提供了购物折扣、特价套餐等特色服务,打造出“渴了有水喝、累了能休息”的“暖新地标”,建起了一个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暖新服务体系,实现商家与外卖小哥们的“双向奔赴”。

面对高温的挑战,今年将近半百的邓建军从不言苦,因为在他心中,家庭的笑容是对他最大的慰藉,“只要家庭需要,我就会继续这份工作,再坚持一两年。”他深知,随着年岁渐长,自己或许不再适合如此高强度地奔波。但眼前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对未来的投资,是对家庭幸福的坚守。

本报观察员 朱葛嫣然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城市建设者: 用汗水“筑”就城市之美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4-08/09/007124.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