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秆做花到人生作画 大厂:传承非遗 助残圆梦
2023/9/1
本报讯 8月30日,“传承非遗文化,助残圆梦就业”大厂街道非遗项目启动仪式在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举行。本次活动由大厂街道主办、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承办,特别邀请麦秆画技艺传承人司秀艳作为授课老师,带领大家感受非遗魅力。从学习制作麦秆画开始,大厂街道残疾人的非遗筑梦、辅助就业之旅正式启程。
来自田间地头的小小麦秆是如何变身成为一幅幅精美画作的?大家充满好奇。“先构思图案,再利用麦秆作图,比如说我们做一个梵高的《向日葵》……”非遗课堂开讲,司秀艳为大家示范麦秆画制作过程,来自街道残疾人之家的工作人员及残疾人士共同聆听,一边抚摸麦秆,一边观摩示例作品,并在动手实践中用心领会基础技法,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很快,一幅幅学员自己创作的麦秆画出炉,向日葵、桃花、荷花……每一幅作品都是学员个性和创意的凝结。
“第一次接触麦秆画技艺,它像是自然的礼物,充满乡土气息。”“之前做手工是工作,一直在赶量,但麦秆画做的是创意,也是一种享受。”学员们捧着自己的第一幅麦秆画作品笑着说。
以学习麦秆画技艺为序章,大厂街道非遗项目正式启动,后续,该项目还将联动竹编、绒花等多项非遗文化,引领学员从初步学习到深度领会再到融合创作,向着文创变现迈进。
大厂街道社会事业办副科长刘雯婕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与残疾人事业相结合,引领辖区残疾人创作出更有质感的手工作品,并进一步创新就业方式,促进残疾人积极融入社会。
而早在2021年,大厂街道便开启了非遗链接残疾人事业的尝试。大厂街道积极整合企业资源,与南京云锦研究所达成合作,联合研究开发出钱多多挂件、大吉大利百宝袋、LOVE帆布包、锦绣乾坤钥匙包等多品类文创产品,以非遗产品研发、加工、线上线下网络同步宣传销售、博物馆产品线下展示等多种形式,为残障人士辅助性就业搭建平台,并成功落地南京云锦研究所非遗传承基地、燕麦文创中心。此外,街道还以云锦为依托,成立了江苏首个残疾人非遗“匠”坊。
此次非遗项目的启动是大厂街道在助残事业上的又一次迈进。“我们的首批团队参与非遗技艺的深度学习,并尝试文创研发,从而提升整体手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努力在智慧及技术的凝聚中将手工艺品从价值几十元‘提档升级’至上百元,也进一步丰富创作品类。”项目负责人表示。在成功进行文创研发后,项目将以“传帮带”形式将技艺教给辖区更多残疾人,让其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要有独创的设计,才能真正帮助大家有效创收。”活动现场,授课老师分享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项目发展方向。“不仅仅是创作变现,也希望辖区残疾人能够在接触非遗、感受非遗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社会大家庭,找到自我价值。”项目负责人表示。
以非遗文化为桥梁,多维度促进残障人士增收,支持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项目不仅仅是教会辖区残疾人用麦秆做花,也将为他们的人生画卷增添更多色彩和可能。
全媒体记者 张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