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09月01日
江北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龙虎巷:石城内外唯一的津派小巷

2023/9/1

比起南京城中动辄千百年历史的古街老巷,百年之久的龙虎巷更像一个“晚辈”。它以独树一帜的津派风貌,成为了石墙内外无数传统徽派海派建筑中的唯一。不仅如此,这条呈南北走向、不足五百米的巷子,更是中国近代工业滥觞在南京的重要见证。

龙虎巷的形成

穿过狭窄的洋桥洞,仿佛从车水马龙的喧闹城市穿越到百年前的北方街市。青砖黑瓦的津派建筑,各种大四合套院、筒子院、独门独院、门脸房都处处显示着北方格调。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龙虎巷内的时光好似被定格了。道路两旁的梧桐掩映着老旧商铺门面,与来往车水马龙形成极大的反差。

这里原本生活的居民,多是天津和唐山人。1908年,晚清政府建设津浦铁路,北起天津,南至南京浦口。得益于铁路之便,沿线北方工人南下,大量的天津工人在铁路附近安家,建了极具天津特色的四合院,形成了北方特有的胡同。

龙虎巷的地名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虎山是浦厂厂区北部的山,山下北边有条街巷就叫虎山街。而巷子位于南门虎山和龙山之间,故名龙虎巷。二是浦口城内明代驻军有应天、龙虎、武德、和阳、横海等卫,而龙虎巷是龙虎卫住址。而无论哪种说法,龙虎之名都寓意着藏龙卧虎。

历史的见证者

龙虎巷形成一条完整的街区,大致是在上世纪的20年代前期。那个时候,正是历史风云变动的时期。在龙虎巷浦镇车辆工厂院内,还有一座氤氲着浪漫情怀与沉稳大气的津英式建筑。在清一色的北方建筑中,英式厂房无声地诉说着历史。

浦镇机厂虽是清政府官营企业,但管理权和经营权却一直牢牢掌握在英国人手中。1922年秋,南京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浦镇党小组在这里成立。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工人运动领袖王荷波召开两浦地区党员、工会骨干紧急会议,介绍了反动军警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暴行及京汉铁路总罢工的情况,并决定为声援京汉铁路大罢工,从2月 8日起,两浦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同时抗议浦口港务处无理开除工人,实行津浦路全线总罢工。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随着英籍厂长奥斯登被解职,浦镇机厂结束了被英国人操纵的历史。站在纵横交叉的铁轨,与绿色的车厢遥遥相望,仿佛历史就在眼前上演。当年的浦镇车辆厂带着中国近代工业的星星之火,一路走进21世纪,被编入了中国中车集团。如今,英式厂房仍然留存,但在龙虎巷工人的英勇抗争下管理权早已易主,中国工业也迎来了燎原的辉煌时期。

南北文化的交融

在商铺门口闲聊的店主们,言语间隐约能听出一些“津味儿”,但细问起来,才知道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南京本地人。数十年间,不断有人流入龙虎巷,在这条北方气息浓厚的深巷中,南北文化在不断地碰撞相融。在这其中,自成一派的浦镇口音,就像南北文化糅合最佳代表。

当初的老式房屋未动一砖一瓦,被当作情怀寄托之所。如今,龙虎巷的老房子经历百年的风雨剥蚀,仍保存完好。三五个院落辟出一条小巷,每条巷子与街道相互勾连,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仍留在龙虎巷的土著居民,已经是浦厂工人的第五代甚至第六代子孙了。他们守在青砖黑瓦的胡同里,开一家小店,乐得自在。记者走进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摄影店,店主从小在龙虎巷长大。问起龙虎巷的历史,他大方分享了一条长达十分钟的影集,介绍他记忆中的龙虎巷。

从浦厂到龙虎巷,从定居安家再到建立子弟小学。南北文化的交融和历史风云的变动,都在这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一条五百米长的街巷,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更是中国近代工业初始期在南京的重要物证。

全媒体记者 张一

上一条:跨省共建的“一家人” 浦口、南谯共同打造省际毗邻合作典范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3-09/01/004178.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