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03月03日
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推行“轻违法微处理” 浦口:不让企业因“轻违法”而“伤筋动骨”

2023/3/3

本报讯 “三年前,我们因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中缺少一项设备内容(实际已落实要求),而受到行政处罚,处罚数据也被上传到信用平台,既造成经济损失,又极大影响了公司信誉。公司也丧失一些招投标机会,损失较大。”近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某危化品企业负责人刘经理感慨地说。

尽管是轻微违法行为,但随之而来的处罚,让很多企业后悔不已。当前,经济动力不足,需求不振,国内经济受多方面影响,也面临超预期转弱和下行压力。如何在复杂形势下助企业纾困,为稳经济促发展注入动力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为落实好既抓实安全又促进发展这一目标,浦口区应急管理局及时研究对策,探索对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微处理做法,助推企业安全发展。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轻违法”主要针对一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没有主观恶意且没有造成伤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虽然与法律条文规定不一致,但因其情节轻微,可考虑从轻减轻处罚。“微处理”就是综合运用责令限期整改、批评教育、提醒告诫等多种手段,提供跟踪指导、专家上门、技术帮助、法律咨询等多种服务方式,督促指导企业及时纠正违法行为,而不是直接处罚矫正企业违法行为“。微处理”既做到违法必究,又不至于让企业因“轻违法”而“伤筋动骨”,是一种有温度的行政执法尝试。

2022年底,浦口区应急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安全生产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暂行)》,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合格,并形成书面报告就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工业企业未建立安全风险档案”等28项不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并将74条不予处罚适用条件具体化、明细化,做到从源头避免和减少执法争议。

“轻违法微处理”给了企业容错的机会,预留了纠错空间,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微处理的方式解决了企业的心病,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轻违法或误违法而造成影响发展的严重后果,现在更加安心踏实的发展企业了。”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尚玉智在征求意见时如是说。

为了深化这一服务新举措,浦口区应急管理局还制定出台了《浦口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失信豁免清单(暂行)》,对264项行政处罚权力事项采用不予公开、内部查询、授权查询、公示等分级分类的方式实施信用豁免,帮助因违法行为影响信誉的企业修复信用。

“双清单”试行期间,已对2家行政处罚单位从轻、减轻处罚,帮助58家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108家行政处罚主体进行信用豁免,此阶段涉及金额达316万元。

“轻违法微处理”的做法,是在特定时期助企纾困的务实举措,对于减轻企业经济压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将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做法,教育引导企业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及时纠正企业各类违法行为,切实做到宽严相济,为企业安全健康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浦口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吴春雨表示。

通讯员 张守兵

全媒体记者 韩正莲

上一条:育英二外“牛校”科技养成记
下一条:新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 走访外资外贸企业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njxjbb.com/content/2023-03/03/002102.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